“這上面張貼的榜文,說的是什么啊?”
朝歌城的城門口,一群人聚集了起來,看著榜文上的字開始發呆。
“誒?你不是認字的嗎?為什么不認識上面的字啊。”
“我是認字啊,可這種字我也從來沒見過啊。”
“是不是王上創造的辛字啊,聽說這種字被首相和亞相贊許不語,很多人已經開始學這種字了。”
“王上可不止是創造出了辛字啊,你看這張紙,它是不是又大又白?看起來還很軟。”
“雖然我也是這樣認為的,可我總覺得你的話有問題。”
宣紙確實是又大又白又軟,和這個時代里,那些被練氣士制造出來并進行售賣的紙張完全不同,這也導致了一些練氣士沒有了收入來源。
朝歌城已經開始售賣紙張了,雖然吳彥為了功德金光,并不介意讓其他人學會這種造紙術并開始造紙,但他也不會忽略其中的價值。
整個朝歌城獨一份的賣紙生意,就是王宮的,由姜王后負責。
沒有說只有王宮能造能賣,但懂事的都不會搶這生意,不懂事的死了也沒人問。
畢竟,這還是一個奴隸制的社會。
而相關的公文里面,也都開始使用辛字了,因為有印刷術制造了辛字和舊字的對照表,朝臣們以及相關人員看起來雖然有些吃力,但學習的速度卻越來越快。
這張榜文用的也是辛字,對于百姓們而言,就完全是天書了。
不過也有相關人員讀榜。
“今上功德無量,得仙人之助。”
“前有圣人元始天尊座下弟子,軒轅黃帝之師廣成子及其師弟赤精子,收今上子嗣殷郊殷洪為徒。現有圣人通天教主座下截教弟子入朝歌,共襄盛舉……”
一連串的介紹,讓百姓們都感覺到心潮澎湃。
圣人的名頭可太響亮了,特別是廣成子這個軒轅黃帝之師,在民間也是廣為傳頌。
有了這闡教和截教的背書,百姓們對于朝廷的信任程度大增,畢竟他們沒有任何可能,知道封神大劫的存在,也不知道元始天尊其實是他們王上的敵對陣營。
“今上習得仙法,不忘百姓,欲收徒傳授仙法道術,有成就者可為朝臣、可封諸侯、可成仙得道。”
這句話引發了軒然大波。
誰人不想成仙?
即便是沒法成仙得道,封侯也不錯啊,再不濟能夠入朝為官,那也是能夠光宗耀祖、福澤子孫后代的啊。
“今上弟子需童男童女之身,男童女童皆不可超過九歲……”
這個時代的人早婚早育過于嚴重,也早熟的嚴重,所以年齡限制被壓低到了九歲。
當然了,這里所說的早熟并非是現代的早熟,類似于甘羅十二歲為相的早熟。
榜文被宣讀的最后,也說說明了報名的地點,但等到這些才得到消息的百姓們,乃至于一些奴隸們,帶著自己的孩子跑去撞機緣的時候,卻發現平時看不到這么多孩子的朝歌城,竟然有遠超他們所知的童男童女。
僅僅是半天的時間,就有超過1200人報名成功,這還是經過了截教弟子摸根骨的篩選之后,可想而知報名的人有多少。
也有一些人不信任他們的紂王,覺得這是在坑害他們的孩子,可因為蘇妲己還沒有來到朝歌城,紂王的口碑并沒有惡劣到了暴君的程度,所以不信任的人其實很少。
特別是在那些朝臣勛貴們,把自己的適齡子嗣也送過去報名的時候,百姓們就沒有多少猶豫了。
這個時代每個家庭都有很多孩子。
姬昌這樣的西伯侯有一百子,也算不上是天下子嗣最多的,畢竟其中還有很多是養子,有的人親生子女的數量都能夠超過一百人。
特別是那些朝臣勛貴們,家庭條件非常優越的他們,不僅能夠養活的起,也能夠娶的起,人均至少三五個妻妾的他們,有十個八個孩子也很正常。
一天時間過后,吳彥就發現他的目標已經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