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這些做什么?”
眼看話題跑偏,伏羲趕忙拉了回來,然后說道:“把他喊過來,我等仔細詢問一番,如今人道昌盛的天命并非永世不變的,若是人族只知道竭澤而漁,不敬天重地,就像是帝辛這樣的話……天要滅人,人不得不滅啊。”
能夠甘愿自囚于火云洞之中,已經能夠說明三皇都是為了人族的。
封神演義之中,諸多圣人出手,可三皇卻始終沒有出手,楊戩帶著闡教的意思過來拜見的時候,也只是求個藥而已。
三皇,特別是和殷商有血脈關系的軒轅黃帝,都眼睜睜的看著商滅周興,也是因為知道人族在殷商紂王的手中,只有敗亡的下場。
“那就叫他過來吧。”
軒轅黃帝再次傳念。
他們確實沒法離開火云洞,但圣人神念何止是朝游北海暮蒼梧啊,神念所至,和親身而至也沒什么區別。
吳彥收到了消息之后,也沒什么猶豫,直接拜托龜靈圣母送他來到了火云洞。
龜靈圣母雖然覺得有些奇怪,但也沒有多問,火云洞三圣肯定沒有害吳彥的意思,這一點是完全可以確定的。
平定冀州叛亂的朝歌大軍還在行進,吳彥的離開也沒有引發什么騷亂。
龜靈圣母帶著‘不會飛’的吳彥,來到了火云洞之后,也進去拜見了一番,畢竟是三個圣人。
之后就很懂事的退出了火云洞。
吳彥也已經打量完了火云洞三圣。
居中的頭上長著兩只角,人形模樣,自然就是有妖族圣人妹妹的伏羲了。
左邊一位,披葉蓋肩,腰圍虎豹之皮,自然就是神農炎帝了。
右邊一位,身穿帝服,除了軒轅黃帝之外,也不做第二人想。
親眼看到人族的三位圣人之后,吳彥就問出了他最好奇的問題。
“我聽說上古之時有一場發生在阪泉的戰爭,不知道詳情到底如何?”
阪泉之戰,在正常世界的歷史中,是軒轅黃帝的部落,和神農炎帝的部落之間的戰爭,對實現華夏統一有著重要的意義。
軒轅黃帝和蚩尤的逐鹿之戰,是發生在阪泉之戰之后。
而在這個神話世界里,吳彥的這個問題可以翻譯為:神農,軒轅,聽說你們兩個當年打過架?
伏羲、神農、軒轅這三位圣人,聽到吳彥的這個問題時,都有些無奈的感覺。
怎么就一點尊敬沒有呢?
就算你是現在的人王,可在場的誰沒有當過人王啊?
我們當年比你可厲害多了,都是白手起家,你一個繼承了成湯五百多年基業富二代,怎么跟我們這些富一代說話呢?
但終究是在火云洞之中的清修,讓三位人族圣人的脾氣都好了很多,征戰最多的軒轅黃帝也成了好脾氣,所以也都不怎么在意吳彥的態度。
神農率先回答道:“我不會打架,而且我當年教會了人族農耕之事,卻誤以為人族只能依靠農耕生存,所以不合天命,輸了也是理所當然。”
這句話是在提醒吳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