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朝歌城和朝歌城,狂歡了不止三天。
西伯侯姬昌被殺的消息,并沒有給普通民眾們帶來多少沖擊,甚至沒有多少人擔心西岐因此而造反。
狂歡只是因為人王封神這件事情。
兩座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里,都張貼了相應的榜文,對于百姓們而言,這個榜單就是封神榜。
雖然很多人其實并不知道截教的存在,更是從未見過截教萬仙,但這并不妨礙他們理解人王封神這件事情的意義。
山河大地,誰主沉浮?
人王也。
別的不說,各路神仙在這一次之后都有名有姓,各地也都開始興建相應的廟宇,幾乎在所有的事情上,百姓們都有了明確的祭拜目標,對于人神共存的世界,本身就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當然了,截教萬仙雖然被封神了,可并不意味著他們就會回應所有的祭拜祈愿,不僅僅是因為他們都擁有自由的意志,也是因為神靈本身就是高高在上。
天地不仁、圣人不仁、神人不仁。
一切存乎于心,無為而無所不為。
但至少會在主觀意志上,傾向于殷商統治的人族。
到了此時,殷商再自稱為天朝,已經不存在任何爭議了。
新神剛立,上萬個廟宇需要建設,也給殷商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崗位。
這一點必須要由人族和殷商來完成,因為相比于截教萬仙揮手之間,就能夠建造上萬所廟宇,本質上其實有很大的區別。
神位的好處并不止是權柄的本身,還有人族的信仰之力。
吳彥正在使用這樣的方式修煉,大明帝國所在世界的人口總量已經接近了十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都相當于是吳彥的信徒。
得自于蜀山傳世界的神圖修煉之法,隨著吳彥的修行界境界及道行的增加,也進行了很大程度的優化,讓大明帝國每隔一段時間,都能夠給吳彥提供磅礴的香火神力。
而當他在這個世界完成了初步的封神,并且命令七百路諸侯,以不可阻擋的勢頭,開始一統這個世界的人族之后,人王畫像也一定會成為每一個廟宇,以至于人族的每一個學堂,都會有的祭拜對象。
雖未死,但也能祭拜,因為吳彥已經不是凡人了,是肉身成圣的大羅金仙。
殷商天朝,同樣能夠給吳彥提供大量的香火神力,只待他需要的時候,就能夠用來破境。
這也是為什么他沒有直接出兵滅了西岐的原因之一,如果強滅西岐,必然會提前開啟和妖族、天庭的決戰。
現在的他,實力不一定夠用。
如果能夠以絕對的力量碾壓獲勝,那為什么不再等等呢?
在吳彥看來,西岐、妖族、天庭,沒有一個方面能夠在實力的提升速度上,可以和他媲美的。
一切循序漸進的發展時。
妖族也終于開始行動了。
……
青州之地。
一年時間滴雨未降的大旱,讓這個多山少水的地域開始荒蕪了起來。
但人類的生命力是非常頑強的,在那些植物都要旱死的時候,一群人用盡了一切辦法活了下來。
而后雨水降臨,大地和山脈都開始恢復生機,生存在這里的人族也在狂歡之后期待起了未來。
群山圍繞之間的一處平原,只剩下幾百人的村子,對于外界發生的事情可以說是一無所知。
他們并不知道去年一年為什么滴雨未降,也不知道人王從天庭之主手中奪取了多少權柄,他們甚至不知道他們是殷商之人,自然也就不知道此刻的人王是誰。
自祖上因戰亂而避世以來,他們就一直生存在群山之間,從最開始的一百多人,發展到了巔峰時期的數千人。
有一些人離開,但卻再也沒有回來,他們也就沒有了獲取外界信息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