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仙君身邊有一個慈眉善目的女神像,樊美美介紹:“這是樹神,就是那棵古樹,遠近十里八鄉的孩子們,大多都會拜這顆老樹為干媽,就為她塑了神像。”
土地廟雖然小,但打理得十分干凈,香爐里還有沒有燃盡的香火。
正殿旁邊還有一個小小的廂房,一個慈母善目的白發老爺爺推開門出來。
“是美美回來了啊!”
樊美美見到老爺爺,忙上前打招呼:“是啊木爺爺,我回來了。”
還介紹身邊的高小君:“這是我的朋友,高小君,是過來幫忙的。”
高小君把提前準備的一點補品送給了老爺爺。
木爺爺是山神廟的廟祝,廟祝是寺廟里整理香火的人。
像敖孿的龍王廟,是他自己派個妖過去打理,之前高小君就當了一天廟祝——第一天當上班,廟就被大水給沖了,職業生涯還沒開始就結束了。
而在這里窮鄉僻壤的廟祝,大多都是無家可歸之人,或者逃難到這里的外地人,就住在廟里,日常開支就靠鄉里鄉紳們出錢,或者是香火錢維持,平時就負責打掃廟宇,整理香火錢。
和木爺爺說了會兒話,也拜完山神了,高小君和樊美美一起村子里走去。
樊美美說:“木爺爺年輕的時候家里遭了災,被大水沖到了咱們村,就一直住在山神廟里當廟祝,平時里就靠著香火錢和村里的接濟過活,把山神廟也打理得不錯,這些年許多媒人給他說親,他也沒有應承,生生地把自己熬到了如今的七老八十,還無兒無女。”
而高小君卻沒有搭腔,沒看錯的話,木爺爺是個妖。
但她并未聲張,隨著樊美美進了村。
村子不大,就在古樹的旁邊,許多人間的院子里還能看見古樹冒出來的根,這是個臨江的小村子,和高小君家那邊差不多的地貌,只不過這邊沒有發展旅游業,村里也沒有什么像樣的經濟產業,年輕人們讀書考出去在城里定居,就把父母也接走了,生的孩子也在城里長大,村里逐漸荒廢了,只有幾個戀舊的老人家還住著。
樊美美家就是這樣,她在三江市一口氣買了兩套房,一套自己住,一套給父母住,父母還硬朗,在家附近找到了工作,一家三口都城里定居了,家里老宅也即將荒廢了。
進了村,高小君拿著手機到處照:“你們村里的房子還挺漂亮的。”
雖然很古老,但依稀可見,都是十分雅致的黑瓦白墻紅粱,很有前朝風韻,不同于高小君住的古鎮上的那些仿古建筑,這里的建筑都十分有生活氣息,可惜,許多都破敗了。
“我們村都姓樊,就取名樊家村了,祖上也闊過,是十里八鄉出了名的大鄉紳,你看,我家還是三進三出的大宅子,但后來敗了。”
樊美美特意從正門進去,帶著高小君參觀了一下這套三進三出的四合院。
“現在這套四合院里住了三戶人家,我家分到的是后罩房三間和耳房一間,正房和東廂房住了大伯一家,西廂房是和大門南房那邊分給了三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