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顯然是不相信,還在繼續擺弄著面團,用了好一會,才把面團揉的表面光滑。
而放置了二十分鐘的濕面團只用了不到兩分鐘就被揉的光溜溜的了,連上了年紀的西扎勒瑪奶奶也很快達到了要求。
“這就是魔法吧!”苦苦揉了一會面的柯文特感嘆。
然鵝這不是最難的環節。
到了搟皮的時候,完美的詮釋了“餃子和面課程,從入門到放棄”的主旋律。一輪下來之后,沒有一個人可以協調的完成搟皮動作,大家采用了一致的方式:
雙手搟面,拿起搟面杖,給餃子皮換一個角度,再搟一下,再拿起搟面杖,轉一下皮,搟一下……
雖然過程艱辛,不過成果是好的。
無論如何,手作的餃子皮比機器切出來的好吃,這是定律。
除了餃子之外,向天真還準備了兩團面,揉制的時間更早一些,預備今天組成一個碳水天團。
看著向天真準備材料的羅豆冷冷的說:“這可不怎么健康。”
向天真撓撓頭:“晚了,就這樣吧。”
于是今日的餃子面團給大家帶回家,吃的是向老師親手做的“全面宴。”
所有人盯著向天真的面團,甚至還用手戳了戳,做評判說:“水多了。”
說的倒是很對。
向天真從盆里倒出面團,攤開,搟平,抹上油,撒上花椒面和蔥花,切成一個個小劑子,按扁,搟成薄片,扔進平底鍋,動作行云流水一氣呵成,看的大家目瞪口呆。
還有沒一分鐘,油煎著面團的聲音就滋啦啦響了起來,蔥花、花椒面和油在高溫的作用下釋放出香氣,繚繞在所有人的身邊。
咕咚一聲,柯文特咽了口水。
一個一個薄餅下鍋,向天真挨個按了按,用鏟子把最先下鍋的餅翻了個身——金黃酥脆,完美!
藍燈調出備忘錄準備記一筆:“向老師,您是怎么知道那一面已經烤好了的?”
向天真愣了一下:“憑經驗。”然后想了想又說:“下一鍋你記一下時間吧。”
藍燈點了點頭,又調出來一個計時器。
除了蔥花油餅,向天真還弄了幾個菜盒子來吃,余菜并不多,一人一個,自己沒有。
作為畢業餐,所有人坐在桌子面前時,第一件事情是留影:金黃的蔥花餅,豐滿誘人的菜盒子,那些剩下的屬材料,胡蘿卜的根,水芹的根,蘿卜皮之類腌制的小菜,涼拌土豆絲,還有大米蔬菜粥,色澤豐富,熱氣騰騰,好像在家吃飯的樣子。
很久沒有和這么多人吃飯了呢。向天真想。
忽然有點懷念“沉睡者”社區的大餐廳,雖然很多人都不認識,到底也是在家呀!
看著面前的餐點,向天真有點想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