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塞狗肉
皮順光滑,肉質肥厚的黃鱔開膛破肚,去掉中間的骨頭,斬頭去尾后就開始處理。
一條條滑溜的黃鱔被處理干凈后,田甜甜眼睛里面就只剩下了佩服。
美食美則美矣,但是這樣處理,她看著還是略顯牙疼。
縮在墻頭的莫琺瑯本來就縮成一團的身體更是縮緊了,瑟瑟地在寒風中發抖。
可怕……
更可怕了……
處理好后的鱔魚,皮朝下,肉朝上地開始用刀背剁肉。
燉生敲。
活鱔去骨,這是生。
重物捶打,這是敲。
敲黃鱔的工具就是刀,但是黃鱔要做到肉爛而皮不斷。
夏桅汩將刀翻了個面,用刀背進行敲打。
這一步驟十分考驗技術,不能敲太重,也不能敲太輕。
切好后的黃鱔并不厚,飛速敲打的刀背瞧著田甜甜一顆心都拎到高高的。
但直到夏桅汩敲完每一塊黃鱔肉,都沒有發生意外。
剁碎的肉溫順地附在皮上,肉綻而皮不爛。
剁好的鱔魚片切成手指般長度,就準備下鍋炸。
鱔魚片炸三遍,炸到肉質酥脆后方可,油炸過后,夏桅汩又掏出來了最讓田甜甜熟悉的砂鍋。
炸到酥脆的黃鱔肉再入砂鍋燉煮,加入蔥姜蒜。
燉煮黃鱔的時候,夏桅汩順便做了幾個雞蛋。
炸雞蛋也不是普通的雞蛋。
畢竟有哪個普通的雞蛋中間沒有蛋黃而是肉餡。
雞蛋破開一個小小的洞,讓蛋黃跟蛋白流出分別放在不同的碗內。
剁好肉餡,往雞蛋殼內中間塞進去部分肉餡,再把蛋白倒進去。
明明是極其小心入微的動作,夏桅汩一套做下來行云流水,絲毫不像是給雞蛋里面換了個芯,這好像只是簡簡單單的給雞蛋做了個按摩。
夏桅汩又拿出下一樣食物的食材,順口給一旁的田甜甜解釋道。
“肉蛋是要放進鱔魚中燉煮的,我們接下來做塞狗肉。”
塞狗肉并不算哪一種菜系。
狗肉,又叫“地羊”、“白狗”,有至尊腎寶美譽,口感細嫩,肉質密,飽滿。
在粵語地區也叫“三六香肉”。狗肉,在中國某些地區,又叫“香肉”或“地羊”。
同樣狗肉也可以保暖身體,現代社會中也不乏有一部分人喜歡吃狗肉。
但是狗,對于大部分人們來說已經不像是傳統意義上的食物。
現如今他更多的是以人們的伙伴,助手出現在社會當中,越來越多喜歡狗的人。
狗在所有的家養動物中歷史最早,人們對他的感情也發生了變化。
狗肉已經漸漸的離開大眾人的生活,以極富有靈性與忠誠的狗為食,夏桅汩覺得自己下不去料理的手。
越來越多,這樣人的產生就出現了一道變幻而來的賽狗肉。
做法不一口味不一。
但追根溯源還是有可取之處。
夏桅汩要做的賽狗肉食材便是豬心。
豬心做熟之后的口感顏色,與狗肉比較貼近,豬心的營養物質也比較豐厚。
比起適宜在冬日吃的狗肉,也差不了太多。
食材準備的差不多了,夏桅汩先對豬心本身做的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