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悠悠對于推廣美食毫不吝嗇:“改天我請姐姐來我家做客,你可帶著廚子來,我親自教他怎么做。除了花卷,其他也可以學!”
“夠豪爽!”小郭夫人又拿起茶盞要和檀悠悠碰杯,二人相視一笑,各自飲盡杯中茶水。
搞定美食,小郭夫人這才和檀悠悠說起當年的事。
“早年間,王大學士于文華殿為先帝、今上、諸皇子講經,聲名大噪,京中仕子趨之若鶩,都想拜在他門下……”
但王大學士對于學生很挑剔,想要進入他門下學習,須得經過多方考驗,其中人品是最重要的。
說到這里,小郭夫人頓住,特意強調:“當然,大學士也是凡人,總有推不脫情面的時候,不得不收一些弟子入門。”
檀悠悠總覺得她是在內涵某皇子,便跟著傻傻一笑。
小郭夫人繼續道:“你家夫君是大學士唯一一個千方百計想要收入門下的學生。京城有個傳統,每年夏至之日,諸仕子聚于武仙湖畔賞荷、論經辯義,勝者可得御賜寶筆,若是運氣好,還能有機會參與文華殿經筵之秋講。
當時在文華殿講經的人除了王大學士之外,另有一位焦大學士。這人學問也是極好的,可惜心眼不大,和王大學士相爭多年,不分勝負。兩位學士互相不服,明里暗里斗法不少。”
這一場夏至賞荷論經,就成了雙方門下弟子比斗的戰場。裴融本來因為身份特殊,只看不開口,但是那一場比試中,王大學士的大徒弟慘敗給焦大學士的徒弟,焦大學士口出妄言,要王大學士辭去學士之位。
王大學士心高氣傲,忍不得失敗,就把裴融推上前去。裴融年方十六,卻已博覽群書,通經辨義,一經出場,便驚艷賞荷大會,名滿京城。
“當時他年未滿二十,尚未加冠取字,博濟先生碰巧路過京城,旁聽了那場論經會,當場贈了向光二字,說是等到你家夫君將來加冠之時可為字。這便是向光公子的由來了。”
小郭夫人嘆道:“可惜,你家夫君在拜領御賜寶筆之時,御前失儀,這之后便離開京城回了老家,就此消失在人前。拙夫當年有幸參與那次賞荷論經會,每每提及向光公子,總要說一句英雄出少年。”
這是檀悠悠完全沒想到的,短短一段描述,中間肯定藏了許多刀光劍影。年少受挫,很多人都會因此一蹶不振,難為裴校長還能這么堅強的持續嚴肅古板,真不容易。
也難怪王表姐和楊表妹會對他如此鐘情,又長得好看又有才華,經歷又慘,真的很容易打動少女芳心。
“怎么不說話?被嚇著了?”小郭夫人見檀悠悠不吱聲,少不得安慰她:“不怕,現在許多人已經淡忘了當年的事,你們只要這么繼續安生過日子就行。”
檀悠悠一笑:“也不是被嚇著了,就是沒想到他從前這么風光過。”
“風光未必是好事。”小郭夫人朝她擠眉弄眼:“能夠吃到喜歡的美食才是人生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