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覆滅就發生在十三年前,楊堅受禪代周稱帝,改國號為隋。
當時北周的最后一代皇帝,正是九歲的宇文衍,又名宇文闡!
但是根據朝堂官方記載,楊堅立國不久,宇文衍就已經被毒殺,他怎么會還活了這么久?
“你是北周末帝宇文衍?”李宣試探著問道。
余放果不其然點點頭:“是我!”
“你不是被毒殺了么?你怎么逃出來的?”
余放眼里好似在回憶:“是——是化政公與郕公!”
“楊堅篡位前一天晚上,是他們用兩個孩童,把我和郢王宇文術替換出來,死的那個,是我們的替身!”
“我被秘密送至揚州高涼郡,改名為余放,而宇文術被送到揚州隱姓埋名,最后成為少華山玉京觀的俗家弟子。”
“六年前,化政公兵變失敗,被楊堅所殺。我擔心藏身之地泄露,連夜逃往交趾郡邊境。”
“藏在交趾邊界的廟里,跟著那些域外的苦行梵僧流浪。直至近幾年中原平定,我成人后模樣變化較大,才敢暗中潛伏回中土。”
李宣恍若聽到一個驚雷,眼前這個野道士,竟然是北周末帝。
照他說來,北周末帝當初并沒有死,而是被化政公宇文忻與郕公梁士彥給救出來了,這可是驚天秘聞。
難怪當初在迷宮中,他與岳統領廝殺時。那個身份古怪的岳統領,一直不停的諷刺,說當今天下已經不是余放的,原來余放的真正身份是皇帝。
至于化政公宇文忻、郕公梁士彥,這兩人在周隋禪代之際,都大有功勞。
后來宇文忻更是被拜授為右領軍大將軍,恩寵更重。
只是史上記載,開皇六年時,宇文忻突然心生異志,聯合梁士彥、劉昉密謀叛亂,事泄被皇帝楊堅所殺。
如今一想,這幾人放著好好的新朝高官不當,怎會平白叛亂。所謂的心生異志四字,恐怕只是為了掩人耳目。
極有可能是楊堅,知道了他們合伙救下宇文衍的秘密。北周幼帝宇文衍流落在外,對楊堅來說始終是心腹大患。
所以才安了個心生異志的由頭,殺了這些人。
幼帝宇文衍去的高涼郡、交趾郡,都是嶺南的荒苦之地。就算到了幾百年后的明清,也經常用來流放犯人。
他一個九歲幼童,從萬人之上的皇帝,一朝淪落為逃竄的流犯,身份地位懸殊之大,著實令人惋惜。
李宣又問道:“這個藏云山莊,又是什么來歷?”
面對這個問題,余放臉上又顯露強烈的抗拒,頗為掙扎。
李宣加重語氣:“告訴我!告訴我這里的一切——”
余放抵抗了片刻,終究抵擋不住李宣的意志,敗下陣來,又張口說道:“此地最早是北魏名將尉眷修建,當時只有倚天閣。”
“尉眷晚年時,將這里轉送給北天師道——山南祭酒齊玉童,此地成為北天師道高層的一個秘密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