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很多人與我一樣,看完電影時,是意猶未盡,是流連忘返,是想再看一遍的。之所以這樣,正是因為它的這個劇情結構雖然看似簡單,但節奏卻十分之完美。
“接下來,我將要從故事、結構和內核三方面,帶你們走進,《功夫》的世界……
“……電影開頭,鱷魚幫大鬧警察局,出來后卻被斧頭幫消滅。那是一個黑暗動蕩的年代,黑幫橫行肆意妄為。開場短短七分鐘,電影就基本確定了黑暗的基調和色彩。
“鏡頭一轉音樂一變,節奏變得愜意悠揚起來,煙火氣息濃厚,彰顯生活的安逸,電影用大師級的鏡頭,沒有廢話地介紹了整個豬籠城寨,順帶著讓整部電影的眾多角色形象確立。包租公的猥瑣油膩、包租婆的雷霆萬鈞,通過包租婆的罵街視角,巧妙地帶過來苦力強阿鬼等人的人物性格。如此之分鏡安排,在當今華夏電影中,是當之無愧的頂級。
“就是在這樣一種氛圍中,男主出場,引來真正的斧頭幫,一場大戰來襲……電影發展到這里,恰好三十分鐘,交代完了所有的角色背景。這三十分鐘里,包含了三個沖突,一段文戲,和一個小高潮。
“而后,天殘地缺出手,將苦力強三人殺死,電影迎來了第二個高潮……
“火云邪神與包租公包租婆打得難舍難分……主角蛻繭成蝶,打通任督二脈,最終使用一招從天而降的掌法,將火云邪神打服,故事到此結束……
“《功夫》的劇情結構雖然簡單,但這個結構卻相當完美,配合上整個節奏,堪稱天衣無縫。整部電影總共95分鐘,分為三個篇章,每個篇章在三十分鐘左右,如此之巧妙安排,讓人感到舒服流暢。既不會覺得操之過急,又不會覺得冗長無趣。優秀的故事、角色和臺詞,再加上完美的節奏,正是《功夫》的成功之處!”
看著一路朝北的分析,網友們這才發現,原來簡簡單單的一部電影,竟然有這么多的套路。
“結構雖簡單,但節奏讓這個結構變得豐富起來。除此之外,《功夫》的所謂循環結構,并非是一成不變的,仔細觀看可知,每個角色的出場,都有著細微的差別。
“斧頭幫的出場,是以惡制惡的黑吃黑;苦力強等人的出場,正義反抗邪惡;天殘地缺出場,則是一筆交易;包租公和包租婆的出場雖也是正義之于邪惡,但這一次卻變成了正義對抗邪惡;再到火云邪神和主角的崛起,每一個所謂高手的出場,都有著明顯的差別。
“而這些不同角色性格的不同塑造,又讓這些差別繼續擴大。這讓人在觀看看似循環的結構時,感覺不到一絲一毫的疲憊……”
影評寫到這里,網友們已然明白一路朝北想說什么了。
《功夫》的結構確實簡單,但簡單之下,卻有著富有深意的妥善安排。
這種簡單,正是為了劇情節奏而服務的!
明白了這一點,再往下看去,網友們便看到了“另一個世界”。
“《功夫》這部電影的主旨很好理解,就是‘如何戰勝邪惡’,也就是正義對抗邪惡。所謂‘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這句臺詞第一次出現,讓少年男主領悟了最本真的善良與責任感;第二次包租婆提及,則讓已經加入斧頭幫的男主內心動搖,記起初心,明確了自己的方向,他需要毅然走入地獄,蛻變自我,才能維護正義。所以男主打向火云邪神的那一棒看著才一點也不突兀。
“然而電影到這里卻沒有結束。雖然男主用如來神掌打敗了火云邪神,但真正讓火云邪神屈服的,并非強大的如來神掌,而是男主的那句話——‘想學啊你,我教你啊’。他是被這種碾壓級的覺悟和境界打敗的。這種更宏大的心,更寬容的善,最終折服了煞氣滔天的邪惡。
“善是始終向往和平的,功夫越高,便應該懂得和平的可貴。這便是《功夫》最后的升華——止戈為武。華夏武俠,講的便是一個止戈為武,東方武俠的深層價值觀,便是‘和平’。
“所以《功夫》宣傳稱自己為‘華夏特效片’,這并非刻意營銷,而是《功夫》確確實實是獨屬于華夏的,其他任何國家也拍不出來的特效片!
“……《功夫》用一種好萊塢式的手法,拍出了一部反好萊塢內核的電影。如果華夏能有更多的電影如《功夫》一般璀璨,那華夏電影向外傳播,追趕甚至超越好萊塢,也絕對不是一句口號!
“……”
一路朝北長達上萬字的影評,從故事、結構、內核等多個方面,徹底解析了整部《功夫》,讓許多看完《功夫》但并不太懂電影內涵的人恍然大悟。
啊~~原來這特么是《功夫》啊!
止戈為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