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南卿好笑的瞥他一眼,倒也沒有拒絕,拿過去剝開,和景玉明一起品嘗著綠箭的清涼。
當天晚上,景玉明見到景萬勝,說了這件事。
“哦,你說的的這個人,我知道。”景萬勝竟然對姜家有所耳聞:“好像是叫姜浩飛,這都是前年的事情了,縣里請他過來建紡織廠,給了很大的優惠政策。我記得這件事你巧紅阿姨還參與過。兩年多了,應該都投產了吧。”
原來姜南卿的父親還真是成功的大商人。
想想也合理,前兩年在清江站穩了腳跟,這才把家人接過來生活,所以姜南卿今年轉學過來。
景萬勝隨口說了下姜家的情況,把注意力放在景玉明口中的梳絨車間。
“200臺梳絨機,那確實不算少了,你同學要是同意給聯系方式那最好,人家不給你也別強要。”景萬勝叮囑道:“反正咱們知道這消息了,實在不行我去他們廠里推銷也行。”
其實現在每天都能出貨二三十臺的喂毛斗,姜家的梳絨車間確實算是大客戶體量,但拿不下,也沒有什么大影響。
說了幾句,這件事也就揭過去。
景玉明想起另一件更重要的事情:“爸,咱們在南關建生產廠的事情你和我姨夫商量的怎么樣了?”
景萬勝嘆了口氣說:“你姨夫不是很樂意。他覺得現在這么賺錢,沒有必要再去投那么多錢弄工廠。”
你不能奢望每一個人都是目光長遠。
對于這個結果,景玉明也不算太意外。
他又問道:“那泰叔呢,他是什么個看法?”
“他既沒贊同也沒反對,看起來,他對于我的構想還是比較支持的。”景萬勝說:“只不過這樣投資,對將來分紅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我看他也沒有下最終的決心。”
多人股份的弊端此時顯現出來,當幾名股東意見不統一的時候,分歧就在所難免。
只不過,他們這個生意剛起步就超級紅火,金錢迷人眼。
這個時候,要拿著幾乎所有的利潤再去投資建廠,姚洪亮認為景萬勝太過于激進了。
其實從另一個角度說,姚洪亮也沒有錯,這是正常人目光的局限性。
想想現在每天都有幾萬利潤的進賬,生意好好的,卻要把錢都拿去再投資,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的。
對這個結果,景玉明也不算意外。
他提出另一個想法:“南關的地皮,所有人是咱家和姨夫家共同所有。如果咱們向姨夫出錢整個買下來,然后成立另一個企業,以企業的名義給這邊供貨,如果供貨價格比現在成本還低,姨夫和泰叔會同意吧?”
既然有分歧,那干脆單干吧,反正按照景玉明的設想,這個廠是必須的,不僅是生產喂毛斗,更主要是練兵,積攢一批熟練工,之后轉型汽配行業。
“這個……”景萬勝也不太不確定的說::“你姨夫應該會同意吧。不過現在那塊地皮有銀行抵押貸款,徐虎的手續還沒有走完呢。明明,這喂毛斗生意剛開始,又去折騰地皮買賣的事,咱們的步子邁的太大了點。”
也確實是,其實做喂毛斗生意,也才一個月呢。
“好了,你們兩個別說那些了。”林秀過來,有些埋怨的說:“一個不像爹,一個不像兒子,不知道的還以為你們兩個是生意伙伴,在談什么大買賣呢。”
此時景玉明和景萬勝坐在沙發上,都翹著二郎腿,眼前還有幾張資料紙,擺著茶杯,也就是兩人都不抽煙,不然就更有那種商業互吹模樣了。
“可不就是大買賣,”景萬勝笑道:“你兒子的想法要是全實現了,沒準咱也能掙個千萬身家。”
“行了,先別整那沒用的,看電視!”林秀調到了本地清江臺,喜滋滋的說:“前幾天縣電視臺來廠里采訪,宏泰特意來說了聲,今天播。兒砸,閨女,你們老爸要上電視咯!”
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能以正面形象出現在電視節目里,絕對是值得夸耀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