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因為一部戲的劇本,我們看過了小王的,發現他在這類題材上的創作,比較有新意。”
這。。。
肯定是那個《鐵齒銅牙紀曉嵐》嘛。
可干嘛要把他王譽如此的拎出來呢?
“王老師,鄭老師,那個戲寫的是清朝水災過后貪污問題呀。”
王譽覺得這個擔子太重,他怕自己能力不足。
但是。
“我們現在需要創新,你的年輕,反而是優勢!”
“沒錯!我們編劇屆就應該新人輩出才對!”
聽聽,兩位老師給了多大的鼓勵。
王譽還想說兩句,可校領導那邊發話了。
“弘揚抗洪救災的偉大勝利跟精神,我們絕對義不容辭!老曹,你們這班還正好是畢業班,這個事情你得負責起來。”
曹老師能怎么說?
“我一定做好指導工作,王譽這位同學肯定沒有問題的。”
“……”王譽這臉上別提多精彩了。
其實,老王不是不想寫這個本子,畢竟這樣的大事件,能參與其中絕對是應該的,而且是榮幸。
但,這是征稿,他的本子萬一沒成功呢?
退一萬步講,不說成功與否的問題,就說現在,為什么如此看重我王譽呢?
這里面當然有個潛藏著的原因。
‘老羅’是副臺長,他畢業于廣播學院,這廣播學院是怎么回事呢?
現在要改,叫做傳媒大學。而傳媒大學,是張國力的靠山之一,這部《鐵齒銅牙紀曉嵐》的制作人,就全是校領導。
而王譽這個年輕人,被許多人知道了,特別是文化戰線以及兩岸方面的。
他跟朱雨這件事鬧的不小。
正好又有對去年抗洪救災影視化這么個項目,這當然應該宣傳。
而且,這是個征稿,涉及的面很廣,不成功也沒什么,若是成功了呢?
大家都有好處。
王、鄭、羅,他們三人又碰在了一起,就定了。
這里面的彎彎繞,很難稱其為陰謀詭計,而且,確確實實是為了一樁好事,所以,算是有特色的為官之道吧。
“……”王譽還是有些猶豫,他是真怕自己做不好,這個責任太重。
校領導就直接的多了,“干脆當成畢業作品吧。”
曹老師立馬響應,拍了王譽的肩膀,“一年呢,你也不用急。”
王譽還能說啥?
得了,畢業作品也有了。
如此就都定了下來,大家歡送領導以及兩位老師,但……
“我說小王,那拉法葉案怎么回事?”
曹老師好奇的緊。
王譽心中一動,給了一個讓曹老師更好奇的答案。
“跟這個案子相關的人,全都離奇死亡。”
說完,就走了,只留下呆愣的曹老師。
其實,就這個案子看來是臺跟法國之間的事情,但實際上誰心里都清楚,跟漂亮國密不可分。
傳統藝能了,就好像后來那個德特里克堡,跟漂亮國病毒相關的研究人員全部暴死。
也許川寶說了無數謊話,但有一句是真的:‘沒人比我更懂XX病毒。’
這些事情,王譽自然不會講。
不過,他并不知道,老羅對他的評價是這樣的:
王譽這個年輕同志,覺悟高,業務素質強,可堪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