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仁有個習俗,叫旺火。
簡單形容,就是弄一個很高的類似塔的東西,只不過上面都是易燃物,等到了元宵佳節的時候,就給燒了。
這個習俗很有名,甚至會吸引周邊的許多鄉親來觀看。
等到元宵佳節的時候,懷仁的中心,就會聚集很多很多的人。
關于這件事,王譽就給丫丫說了。
為什么要講這件事呢?
因為寧號這個家伙原本的想法就是,他要挑在燒旺火的那天拍攝,這樣的話,讓旺火來映襯主角和尚的內心世界。
沒錯,那個時候和尚會遭一頓好打,鼻青臉腫的。
別人都在狂歡,都在笑,整個世界都被旺火映照的溫暖又明亮。
只有和尚,他一個人是悲催的。
看到這一切,他會怎么做呢?
那么,為什么挨打呢?
和尚第二次來到縣城,帶著破廟里的窗框,可是,小邢并沒有馬上就給錢,而是給他打了個白條。
沒有錢怎么辦?
上一次說那道士是瞎忽悠的,這次,他這個和尚也擺攤算卦。
還真別說,生意很好,但,被當地的地痞看上了。
這地方可不是誰都能擺攤的,直接被狠揍了一頓。
和尚本來還是有些老實的,雖然學著道士算卦,可也算是被逼無奈。
而在被打之后,他臉上笑了,笑的是那么的古怪。
和尚其實已經變成了他討厭的那個人,之前罵的不就是道士嘛。
這次被打了之后,又經歷了旺火,他的心情已經跌到了谷底。
干脆,不管什么事情,只要能賺到錢,那就做吧。
所以,這個旺火在寧號看來,很有用。
可這里面有問題,那就是,了解懷仁的都知道這個旺火是在元宵節那天燒起來的。
而寧號本來的故事設定,是在過年之前,和尚為了修復佛像,為的其實是過個好年。
這樣計算,燒旺火這個情節加入之后,不就有BUG了嘛,山西的觀眾很可能會質疑這個細節。
寧號本身是山西人,他對這事兒的看法是……如果從全國人民的角度來看,根本就沒什么的。
就算是咱們山西老鄉看出來了,可也沒什么大不了的,他們是不會上網說什么的,就算是想上網,那人數也不多。
反正,對咱們這個地方,大家還不是就看到煤,跟煤老板了嘛。
話里有些樸實,但對自己家鄉,也有些古怪吐槽。
現在,咱們拍攝的時候,還沒到冬天,這個燒旺火的戲大概得改上一改。
那么,到底用什么鏡頭來代替呢?
王譽跟寧號,還有謝老師、曹老師正一起討論這件事呢。
曹老師也是山西人,但對燒旺火這件事,有不同的看法。
他是覺得,本來這里的空氣就不好了,再那么一燒,實在是……他甚至想請愿,干脆別燒算了。
這很符合曹老師的性格,但讓謝老師笑個不停,而之后……
“丫丫,我跟你講這些,你會不會覺得沒意思?”
王譽講著講著,他突然間來了這么一句,丫丫聽了卻只是一笑。
“王哥,你講吧,我喜歡聽。”
這算是什么情況呢?
兩人已經從縣城中心地帶走到了邊上,這里有一條小河。
小河沒那么清澈,大概算是黃河的支流,黃河什么樣子,大家都懂,支流也不會強多少,而且,這里又產煤。
就算是晚上,也給人一種灰濤濤的感覺,空氣確實不好,但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