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了完了,這怎么聽著都好像生日要泡湯的意思。
菲菲這小臉兒,別提多么的不開心了。
……
“我終于看到了橫濱和東京被炸后的情形,我注視公路兩旁的景象,和路上男女的表情,我的總印象是橫濱跟東京的工廠都炸光了。
我這時才體會到其真正的意義。
無論男女,他們和我二十二年前在日本所見的已經太不相同。
熟令改之。
這不能不叫,我們正要審判的那些戰犯負責!
他們擾亂了世界,荼毒了中國,也葬送了自己國家的前途!
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東京審判》當然要到東京拍攝,只不過,想要找到當年的那種感覺,也就是1946年的日本,那個剛剛戰敗,被轟炸過,被燒過,還被小男孩蹂躪過的日本。
現在是不存在的。
但還好,這里還算是能找到一些可以拍攝的地方,比如,日本東京有自己影視城,雖然規模不大,跟衡店那種是完全沒有辦法比的,可是,就二戰左近那個時代的建筑,還是有的。
畢竟,日本也會拍攝相關的影視劇,雖然這樣的影視劇數量相對少一些。
風格來說,就是以木頭為主的建筑。
沒錯,正因為這樣,所以,那次東京轟炸之后造成的后果,遠比小男孩要狠的多。
當時東京就是一片火海,那些老百姓住的木頭房子,能燒的都被燒掉了。
自然的,日本上層的人物影響并不大,特別是能看到現在日本的國會,也就是當年那個所謂的大本營總部建筑,那可是永固建筑,鋼筋水泥加上花崗巖。
雖然這個法庭的戲份,之前就已經安排好了,是史亢跟高群叔他們這個組去拍。
但王譽還是要來看看,他不過來怎么能行呢?
當然了,主要還是因為,他現在也沒什么戲拍,電影里他構思的戰爭場面,還要等到臨近冬天才好。
而且,關鍵是他得盯著,好好盯著才行。
還好,一來到這里,就碰見了劉松芢老師,他在不斷的重復著之前的那段話。
那是梅汝璈先生來到日本后,寫在日記里的內容。
老高跟史亢說了,這個內容可以當做這部電影的開頭。
這很好。
而更好的是王譽所見到的劉老師。
他現在,不對,應該說是從以前開始,就已經在生活中,不斷的模仿著梅汝璈先生。
所以,就現在看來,王譽甚至很難分清楚,劉老師跟照片上的梅先生到底有什么不同。
他們真的真的非常像!
這太棒了!
真的是太棒了!
說實話,王譽看到這些,他就對這部電影充滿了信心,甚至,他覺得直接回去也沒什么問題。
肯定是沒問題的。
當然,他這次來還有其他的許多事情。
劉老師這邊是完全OK了,王譽也當然是做到了足夠的禮數。
可其他的呢?
這方面,還得爭論一番才行。
“關于演員的問題,上面的意思是,可以安排一些我們國內以及臺灣方面的演員。”
“這個,到底是怎么個安排呢?”
“就是說日本人的角色,可以教他們來出演,比如最近比較紅的熙蕾啊,她可以出演一個日本人,我看過了,對方表示同意,而且,還挺有那個味道的。”
“我覺得這樣不好。”
“啊?老王,你怎么這個想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