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個能力整體來說現在還不是太高,可其實是在進步。
于是乎,許多人這次表現得都很支持王譽。
但這次,事情可沒那么簡單。
帶風向的人,其中不少都是有任務的。
“王譽就是一派胡言!他懂什么美國?”
“人家好萊塢的電影,他能懂什么?”
“就國產片還好意思碰瓷好萊塢?”
“差距有多大他自己不知道?”
來了,經典的擺出差距這個事實。
必須的承認,就電影這個方面來說,我們國家的水平確實不如好萊塢。
可關鍵的問題在于,這個不如不是我們國家一個,是全球也沒有能干的過好萊塢的呀。
那邊錢多大?
那一部電影投資多少?
清清楚楚呀,這電影來說其實就是比錢呢。
最明顯的畫面,看看人家那攝影機拍出來的東西,對不對?
可是,這里面有一個巨大的混淆視聽的地方。
因為,王譽講的是道理呀。
“確實,好萊塢的電影是很棒的,可我卻覺得王譽也說的沒錯!就說那部《巴頓將軍》吧,電影是拍的很好,但現實的巴頓將軍是個什么樣子的呢?”
“我明白了,感情是許多人看電影學歷史呀!巴頓那些個狗屁戰績,他好意思說自己是名將?”
“悲哀!我就問你們一句,二戰的轉折點是哪場戰役?”
來了!終于來了!
咱們這網絡上不是沒有能人的,也不是總是被某些古怪‘網友’忽悠的。
這次王譽舉出來的這個例子,其中一個非常的有趣。
《巴頓將軍》。
這部電影當年在奧斯卡拿到了7項大獎,這7項可都是非常有分量的獎項,甚至在奧斯卡的歷史上都排的上號。
因為那七項獎全是精華。
也就是說,這確實是一部很棒的電影,至少在商業方面,而且,在傳記片領域里,都是很出色。
但是!
巴頓到底是個什么水平的將軍呢?
真正了解二戰歷史的人,或者干脆就看比較初級的那歷史教材吧。
簡單的來說,大概上講二戰的教材,甚至沒有這個人的名字。
為啥?
因為他真的不算是一個非常出眾的將領。
當然了,他的官職確實不低,也不能說完全沒有功勞。
可他的名氣,好像還真就可以說……這部電影幫了大忙。
甚至!
就美國在西線打的那些仗,能跟動線比嗎?
歐洲大陸戰場是怎么回事?
真正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到底是誰?
很明顯是蘇軍!
歷史上清清楚楚的事情。
但現在呢?
有人就做了更加深入的分析。
“我多少明白了!其實還有一部電影也很厲害,《拯救大兵瑞恩》。”
“沒錯,就是這個意思,其實,就英美法聯軍的西線戰事,跟動線的戰事強度是根本沒有辦法相比的。”
“對了!就是電影!現在好像很多人都覺得,美軍才是二戰最重要的功臣,他們是救世主一樣!但其實是蘇軍!”
明白人終于多了起來!
這不是什么陰謀論,這就是目前正在發生的。
去年是二戰勝利紀念的大年,可是,大家好像更多的……就好像沒有前蘇聯什么事情了。
這二戰真正的大功臣是美國以及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