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進攻美騎兵第一師的時候,目前的這部電影,還無法展現出宏大又激烈的戰爭場面。
沒辦法,畢竟沒有做真正的特效處理,雖然有一些爆炸場面,可那真的不夠看。
但是,足夠了。
場面確實做的不夠,甚至有些鏡頭也不夠精美,可這部電影已經讓在座的各位領導。
熱淚盈眶。
連長與弟弟之間的故事,實在是感人肺腑。
再加上,吳倞與張毅兩人的聯手。
應該說,演技方面而言,吳倞還是有些問題,他的要表達出來的東西,就表情上來說,肢體語言什么的,沒有問題。
可他的嗓子聲音不太夠。
這也是為什么,他早期許多作品都是用的配音。
但現在,還用配音的話就不太好了。
不是說咔位問題,而是當下好像包容度高了一些。
張毅就沒有這個問題,他的聲音很好。
演員,真的是這樣,不光是演技,還有一些先天條件,甚至是沒辦法改變的,就好像嗓子這種。
不過,他們已經真的是足夠好了,表演的非常到位。
自然也得夸夸彭昱暢,這貨雖然也是個鮮肉,可演技還真的就說的過去。
特別是,他那個外表,雖然有些小帥,可又帶著一股憨憨的感覺。
憨憨嘛,就給人一種一根筋的樣子,所以,從這一點上來說,跟這個角色又有不小的重合。
這里的一根筋不是貶義的,為了一件事,為了咱們的隊伍,為了大家能公平。
一根筋的為了公平,這是褒義呀!
當然了,最關鍵的還是這個故事。
連長與他的弟弟,這是一個真實發生的故事。
確確實實的發生在了當年,那個時代,那些最可愛的人的身上!
其實,我們確實可以探究一下,為什么連長就那么狠心?
他是狠心嗎?
不!
他的弟弟就那么的犟嗎?
也許有些犟,可實際上的關鍵在于……
公平!
或者是平等!
這場戰爭是新中國剛剛成立,是大家經歷了土改之后,又把蔣家王朝趕到了那個小島上。
這個時候,我們的人民心中是有那堅定的信念的。
公平,平等!
所以,是這等信念支撐著這位戰士,支撐著連長。
電影《長津湖》到了這個時候,其實已經不需要繼續往下播放了。
所有的領導都已經認定,這確實是一部非常出色的主旋律電影。
而且,正好符合當下的情況。
當下是什么情況?
我們必須要拿回原本的宣傳陣地了!
特別是針對美國!
這部電影……應該說,就這個故事的選擇,是非常準確的。
其實,一直以來,我們許多的影視作品,并沒有能夠反映當時的歷史真實。
這里面是有一個特別的關鍵點。
不光是服化道問題,也不光是臺詞問題,就好像吳白鴿拍攝的那部《赤壁》。
也甚至根本就不是什么故事亂改的問題。
而是,當時歷史情況下,我們中國人的心態!
我們到底那個時候是怎么想的?
王譽的這個選擇,非常準確的表達出了這一點。
在當年,如同連長這樣的人物,絕對不在少數。
為什么大家能這么做?
為什么能為了公平跟平等,能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