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佛跳墻的起源,有很多種說法。
有人說佛跳墻源自清代,有人說佛跳墻源自唐代。
在倚天世界得到的宮廷菜譜之中,就有佛跳墻的制作方法。
魚翅、鮑魚、魚唇等食材,家里都有現成的。
眼下撿到白玉海參,只需湊足其余食材,就能制作佛跳墻。
“剩下的食材,花錢就能買到。”
驅散腦海里的雜念,李昊駕船返航。
回到李家村,駕車來到父母家。
“這么多海參,還有一個白玉海參,哪里弄到的?”李昌全愣了愣神。
“運氣好,撿到的。”李昊說道。
“怎么不把它們賣了?”魏穎問道。
“家里又不缺錢,野生海參可遇而不可求......”李洪義說道。
吃了晚飯,父母開始處理海參。
第二天上午,李昊出去買壇子、食材、佐料。
“壇子有了,食材和佐料也買齊了。”
在父母家的地壩,用磚頭搭了個土灶。
回憶一遍佛跳墻的做法,他照著做了起來。
從上午九點忙到晚上六點,他才將佛跳墻做好。
“能吃了嗎?”張衛東問道。
“應該可以了。”李昊點了點頭。
“四百多萬的鮑魚......一百多萬的海參,這一壇什么佛跳墻,光是食材成本就一千多萬了。”魏穎算了算賬。
三十幾個人,平均每人兩斤,也要七十幾斤。
李昊揭開蓋子,濃郁的異香蔓延開來。
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墻來。
“太香了,聞著就想吃。”張衛國情不自禁的贊道。
濃郁的香氣隨風飄蕩,向四面八方蔓延。
聞到香味的人,本能的吞著口水,不約而同的看向李昌全家。
一大壇佛跳墻,舀了四大盆,每桌放一盆。
佛跳墻這種級別的美食,理應叫上所有家人。
岳父岳母來了,張雅欣的大伯他們也來了。
張雅欣的外公外婆隔得太遠,也就沒有通知。
“怎么沒放鹽?”李昌全皺了皺眉頭。
“搞忘了。”李昊尷尬不已。
加了一些鹽,眾人開始哄搶。
有人喜歡喝湯,有人喜歡吃菜。
無論是單頭鮑,還是白玉海參,都是極品食材。
價值昂貴的食材,制作而成的佛跳墻,哪怕味道一般,也會讓人稱贊不已。
就像前世的路虎,哪怕質量很差,經常壞經常修,同樣有不少人追捧,為什么?路虎貴唄!而且還是進口車。
更何況李昊做的佛跳墻,是參照宮廷菜譜制作而成。
除了忘了放鹽,并沒有別的缺陷。
不到半個小時,七十幾斤佛跳墻,就被吃了個一干二凈。
“李三,這個佛跳墻,你跟誰學的?”周慧意猶未盡的問道。
“從一本古代的菜譜上面學的。”李昊回答道。
“那本古代的菜譜,能不能借給我看一下?”周慧又問道。
“找不到了,不知道掉在哪里了。”李昊煞有介事的說道。
菜譜之中有些年號,這是玄黃星,不是前世。
為了消除隱患,他記下的菜譜和醫書,早就被毀尸滅跡了。
“你還記得到佛跳墻的做法嗎?”周慧又問道。
“嗯,佛跳墻的做法,我都記下來了。”李昊點了點頭。
吃了晚飯,他將佛跳墻的做法,打印了十幾份。
弄不到頂級食材,還有普通的食材。
質量一般的鮑魚、海參等,價格又不是很貴。
回到家中,洗澡鍛煉身體,一覺睡到自然醒。
晨練結束,吃了早飯,李昊去鎮上買了二十個地網。
白天出去釣了幾個小時的魚,晚飯后,他在海邊和江邊放置地網。
上午漲潮,下午落潮,晚飯后下網最合適。
再過兩個多月,又是一年一度的禁漁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