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久后,如釋重負的李昊,躺在沙發上看著電視。
奮戰了幾年,努力無數次,卻沒有任何進展。
久而久之,他已經不抱希望了,打算順其自然。
晨練一番,吃了早飯,李昊拿出手機,翻看飛信。
“再過幾天,楊老師滿六十?”
發現大學同學群里,都在說輔導員楊麗滿六十的事。
“老陳的兒子陳磊,今年滿二十,周玉妍的父母,今年都滿五十......機械研發二組組長趙進,好像也是今年滿七十。”
暗自琢磨一番,李昊決定去參加楊老師的六十酒。
在理工大學的時候,也是在楊老師的協助下,這才得以在圖書館看了幾年書。
三天后,上午九點,李昊坐車來到興市。
“李哥。”杜志遠笑著喊道。
“你也來了?”李昊問道。
“我在興市上班。”杜志遠說完之后,問道:“李哥,你打算送多少?”
隔得近,來一下,隔得遠,估計沒人專門跑過來。
“你想送多少就送多少,有錢多送一點,沒錢少送一點,紅包大小全看自己的心意,沒必要跟別人一樣。”李昊淡然道。
你送一千,我也送一千,那就是比錢了。
臨近十一點的時候,李昊和杜志遠來到福滿樓。
“楊老師,祝你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
李昊拿出一個紅包,里面裝了六百六十六。
杜志遠也將手里的紅包遞了過去。
趁著四周無人,李昊來到前臺,將辦酒的錢付了。
吃了午飯,辭別老師和同學,坐車返回縣城。
晚飯后,楊麗來到前臺,問道:“多少錢?”
“有人付過了。”收營員說道。
“誰付的?”楊麗問道。
“你的學生......”營業員說道。
回到縣城,李昊單調而又幸福的生活。
不時去一趟海鮮水果倉庫,補充一些海鮮和水果。
每天去看看工廠和研發組,中午要么回家吃老婆做的飯菜,要么在水果店解決。
兩個多月后,石墨烯芯片生產線調試完成,試著生產了一些樣品。
與此同時,大地電動車廠正在生產第一輛電動車。
閑來無事的李昊,帶著一百塊石墨烯芯片樣品,來到火花集團。
“李總,沒想到你這么年輕。”火花集團董事長秦銳,笑著伸出手。
“秦總,久仰。”李昊跟對方握了握手。
“去我辦公室。”秦銳伸手示意。
坐下喝了喝茶,李昊直奔主題:“秦總,我想和你們合作。”
“什么樣的合作?”秦銳問道。
“這里面有一百枚石墨烯芯片,性能超過五納米制程的硅基芯片。”李昊拿出一個盒子,將其遞了過去。
“李總,破曉芯片廠已經能量產了?”秦銳難以置信的問道。
“量產技術早就解決了,注冊破曉芯片廠的時候,芯片廠的生產線,也差不多做好了。”李昊笑道。
“李總,你可真能忍。”秦銳感慨萬千。
“彼此彼此。”李昊笑道。
“呵呵。”秦銳笑了兩聲,打了一個電話。
幾分鐘后,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拿走桌子上那盒芯片。
“秦總,聽說你們在研發智能駕駛技術?”李昊問道。
“嗯。”秦銳也沒否認。
“我的大地電動車廠,即將生產出第一輛電動車,電池采用石墨烯電池,預計續航里程三千公里......”李昊說道。
軟件研發組搞定了電動車的操作程序,卻沒研發出無人駕駛技術。
若能攜手火花集團,大地電動車定能一戰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