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的多了,但是也不能天天蒸啊。
于是人們在蒸饅頭的時候,都會適當的多蒸點。
有很多人都會想,蒸那么多吃不完會不會壞啊。
這一點卻可以完全放心,因為農村蒸饅頭的時候,任何東西都沒有添加,不但保存的久,還比一般的饅頭要香。
誰如果到北方的有些農村去去,就會發現好多孩子餓的時候,都是抱著一個饅頭干啃,而且還吃的津津有味,這就是原因。
正常來說,一般的家里蒸饅頭都是蒸上個兩籠到三籠,每一個饅頭大概有中型的碗那么大,一籠能蒸個七八個,兩籠也就十幾個。
聽起來很多,但是在農村,這么多的饅頭,卻頂多夠四口之家吃兩天。
因為本身沒有任何添加劑的原因,農村的饅頭雖然看起來不是很白,但是卻很耐放,有時候,即使放一兩個月都,還是一點事也沒有。
剛蒸出來的饅頭很軟很好吃,但是放的久了,就會變的很硬,
但是又不可能再蒸一遍,那樣的話不但浪費柴,還浪費時間。
所以就有了餾饅頭一說。
農村的人在做飯的時候,都會在鍋的上面弄一個高粱桿做出來的露棑。也就是人們叫的濾子或鍋棑。
然后把涼的饅頭放在露棑上,再用鍋蓋一蓋。
于是,在燒火做飯的同時,也又把饅頭蒸了一下,這就是餾饅頭。
可能是好久沒有在家里吃飯了,王振覺得媽媽做的魚特別的香,一碗魚湯,兩個饅頭把他撐的動都不想動。
而也就是在這時,王振才發現天已經不知不覺得黑了。
“媽!我幫你刷碗吧。”
吃完以后,王振看到沒有事情做,于是站起來說道。
“”算了,你歇著吧!坐了那么久的車,別累著了。”
“再說你爺爺奶奶還沒有吃完,等一會刷吧。”
王媽媽一邊吃,一邊說道。
老人家和女人吃東西,比男人要慢,這點大家都知道。
因此當王振,王亮和王爹吃完的時候,他的爺爺奶奶和王媽媽還沒吃完。
一聽王媽不讓自己幫忙,王振站起來伸了個懶腰。
“哎呀,吃的太飽了!老媽,我上院子里轉轉。”
看到沒活可以干,王振說到。
“我也去。”
一邊的王亮一看有機會溜出去,趕緊跟著說道。
“不許再去看電視了!一會睡覺。”
早就知道王亮想法的王爹一看,立馬警告的說道。
“嗷,我不去,我在院子里陪弟弟。”
聽到王爸爸的話,王亮喪氣的說道。
來到院子后,王振緊了緊衣領,借著燈光打量起家里的院子起來。
好幾年都沒有回家了,院子看起來跟以前沒有什么兩樣,雞圈是在廚房和主房的中間,家里的一口壓水井也還在廚房的右邊。
因為是冬天的原因,院子看起來很是蕭條。
“弟弟,你在深莞怎么樣?工資高不高?”
看到弟弟在打量院子,無聊的王亮問到。
“還行,就是受氣還受累。”
面對著一起長大的哥哥,王振這一次并沒有粉墨打工的生活。
“那你明年還去嗎?能不能跟老爹說說,讓我跟你一起去打工?”
“你知道的,老爹很聽你的話,只要你說他肯定同意。”
聽到王振這么說,王亮心動的說道。
“啥?你想跟我去深莞打工?”
王振一聽哥哥的話,很是驚訝。
“是啊!在家里又累,又沒有錢花,連看個電視,老爹都不讓看的太晚,這樣我還不如出去打工那。”
看著王振,王亮無奈的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