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
就買了幾只沖數。
不用殺雞。
王家反而省了很多事。
于是,就在別人家開始殺雞的時候,王振和王亮卻在王爹的帶領下,為過油做準備。
過油。
這是南河這邊的稱呼。
其實,在別的地方,叫做油炸。
為什么會有這個習俗那?
究其原因,是因為北方的天氣比較寒冷。
如果有客人來的話,如果一個一個菜炒的話,等所有菜上完,菜都涼了。
因此。
就有了過油一說。
因為油炸的東西,都是加過調料,想吃的話,直接擺盤蒸一下,就可以食用。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即不用擔心吃不到熱菜,又省了很多事。
過油的東西有很多。
一般來說,常見的東西都有雞鴨魚,蓮藕,蘿卜。
不少家庭也會趁著這個過程,炸一些麻葉,給家里當零食。
因此。
在過油之前,有很多準備工作。
雞要切成塊。
魚要切成片。
蓮藕切成段。
麻葉切成面。
……
該切的切的差不多以后,就是粘面下鍋炸的過程。
這個時候。
那香味可以飄很遠。
如果家里有貓狗的話,保證饞的它們蹲在門口不愿意走。
過油。
分為兩次。
第一次炸到金黃。
此時,炸出的東西,只炸到了九分,初吃還好,放久了就不好吃。
第二次,叫做復炸。
這一次炸出的東西,往往外焦里嫩,酥脆爽口。
因此。
一般來說,第一次過油結束。
過油的人家,都會再把剛剛炸的東西,再次炸一遍。
過油結束。
考慮到五姑他們下午也可能過油,王振抽空把昨天捉的的魚,提了幾條送了過去。
而后,在她們再三挽留之下,回到了自己家。
中午。
王振吃到了上午忙碌的成果。
熬菜湯。
這是北方特有的吃法。
沒有配方,沒有具體材料,就是一鍋大亂燉。
什么都可以放。
豬肉,雞肉,魚肉,鴨肉,牛肉,羊肉,豆腐,土豆……
可以說。
只要是家里有的菜。
你都可以燉在一起。
結果就是,更香了。
這一點,只有吃過大鍋菜的人,才能體會到。
做好以后。
王振直接拋棄了平時吃飯的碗,用上了家里的大帥碗。
那大帥碗。
跟一般的碗不一樣,碗口足足有三十公分寬,就像是一個小盆子。
王振足足吃了一滿碗,再加一個大饅頭,這才滿足的放下了手中的筷子。
這一點。
王家人并不比他差。
同樣的大帥碗。
同樣的饅頭。
不管是王爹,還是王亮,都有過之而不及。
這就是北方農村人的飯量。
常年干體力活的他們,別的比不過,但是飯量卻一個比一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