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給他們留下太多的遺憾那!
“來來,媽,爸,兒子,快點過來喝點湯暖和一下。”
正說著,王媽媽端著飯來了,開始招呼眾人吃飯。
于是,話題暫停,一家人紛紛抱著王媽媽做好的米齊吃了起來。
米齊,這是一種南河獨特的美食。
正常來說,是先煮一鍋包谷滲,煮熟以后再放入面條和菜。
這樣煮出來的面條粘稠有味不易冷,還特別香甜可口。
不過,一般的外人吃不慣。
因為光看表面,這種美食很容易被人當做豬食。
一碗米齊下肚。
王家人的身體都暖和起來。
而后,一家人坐在火盆面前,一邊喝茶一邊聊著今天走親戚的事。
在王振和王亮嘴里確定舅爺,舅奶和姥婆們都健康以后,王爹,在媽也放心下來,夸獎了王振一番。
“你姨奶和姨爺今天來了,明天輪到你們去他們家去走親戚了,王亮,你還記得路不?”
說到明天要去那里走親戚,王爹看向王亮詢問到。
“放心吧,爹,我們知道,又不是第一次去了。”
聽到王爹問自己這個問題,王亮拍著胸脯說到。
“那就好,你姨奶說了,會在家里等你們,你們到了,多陪他們說說話,”
聽到王亮知道路,王爹放心下來,交代的說到。
往年,都是他帶著孩子去走親戚的。
但是,今年為了鍛煉孩子,他準備讓他們自己去。
這是人情。
也是維持親情的紐帶。
可以避免因為長期不走動,而親情疏遠。
閑聊結束。
該交代的都交代完,考慮到王振和王亮跑了一天也累了,王爹和王媽媽他們也停止了嘮叨,吩咐王振和王亮早點休息。
可能是因為太累。
王振和王亮一上床,很快就進入了夢鄉,呼呼大睡起來。
“咕咕咕”……
第二天,伴隨著公雞的鳴叫聲,王振和王亮準時起來。
因為考慮到姨奶家比較遠,這一次王亮難得沒有懶床,醒來立馬就起來了。
早餐,紅薯稀飯,饅頭,炒蘿卜。
吃飽以后,王振和王亮裝好禮包,便騎著自行車沿著老公路一路向南。
兩個人的姨奶家,是在縣城的最南邊,一個叫做崗柳村的地方,離羅家灣足足有三四十公里。
正常來說,如果騎自行車的話,需要兩個小時以上。
在這個過程,兩個人需要穿越縣城,然后一路向南。
還好。
這一路除了羅家灣到縣城的路是土路之外,接下來的路,都是公路,倒也不算太難。
半個小時后。
王振和王亮過了五里河來到縣城。
路上,各種車輛川流不息的行走著,上面坐滿了人,堆滿了禮包。
這些都是走親戚的。
窮的靠走路,家里稍微富點的,起碼有個自行車。
也有不少拉著架子車,開車拖拉機的。
至于開小汽車的,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