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買的鋼筋,最細的都有大拇指粗。
最粗的足足三四厘米粗。
在打地基的時候,一旦下剛籠,那可是需要把那些鋼筋弄彎的。
如果不借助工具的話,那些工人又沒有異能,根本搞不定。
“好,既然你都這樣說了,我這就聯系一下。”
“我剛剛看了,你這幾不止缺彎鋼筋的,還缺一個可以電動和水泥的。”
“有了那東西,你可以省很多人工和水泥的時間,還可以提升不少效率。”
聽到王振放權的話,王大伯滿意的點了點頭,拿起手機便開始打電話起來。
見此,暫時無事可干的王振,再次來到了公路點。
此時,原本不通的路邊溝,全部都變成了步滿新泥的干河溝。
河溝不大。
只有三米寬。
離公路這邊,有將近三米的落差。
離對面地那邊,有一米左右的落差。
當然,這不是絕對的。
路有高有低。
地也一樣。
因此,溝兩邊的落差,也是每一段都不同的。
這不是重點。
重點的是,只要挖通以后,放點水。
這就是一條可以當圍墻的河。
順著公路。
王振一路向南。
遠遠的他就可以看到對面遠處的田地里面,一個個的村民正在奮力挖樹坑。
而在他們后面的一大片麥地里面。
除了綠油油的小麥之外,就是一顆顆已經栽好的桃樹。
看到這一幕,王振并沒有去打擾他們,而是沿著公路繼續朝著前面走去。
終于,在走出羅家灣幾百米的位置,遇到了正在指揮者幾臺挖掘機挖溝泥的小奇和王振。
“弟弟,你怎么來了,你不是在家里挖地基嗎?”
看到王振過來,小奇和王陣好奇的走了過來問到。
“挖完了,這不是不放心嗎,就出來看看。”
“怎么樣,挖機師傅盡心不?”
看著小奇的王陣,王振回答完問到。
“挺盡心的,要不然速度也不可能這么快。”
“王陣說的對,這五個挖機師傅干活可好了,基本都沒有偷懶過。”
聽到王振問挖機師傅,小奇和王振紛紛說好話到。
“嗯,那就好。”
“表哥,王陣,咱們都是兄弟,我也不客套了。”
“挖機這東西,我這農場如果真的弄成,以后用的機會肯定不少。”
“現在對于你們來說,就是一個機會,一個學習的機會。”
“如果你們想要學習開挖機的話,我可以給幾個師傅溝通一下,讓他們教一下你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興趣?”
看著幾臺干活麻利的挖機,王振看著小奇和王振問到。
兩千多畝的田地。
澆水是個問題。
因此,在眾多地頭,不是有坑,就是有溝,好方便在雨季的時候,儲存雨水。
可是,近些年。
因為種地的越來越少。
那些存水的溝和坑已經越來越少,不是被堵了,就是變小了。
現在那些地都被他承包了,那些溝和坑,也該再次發揮作用了。
到時候,不但可以儲存水,還可以養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