薺菜,這是農村之中最常吃的一種野菜。
常被用來與雞蛋一起包餃子。
因為口感清甜,故而包出來的餃子香甜可口,在農村極為受歡迎。
當時,也有一些人喜歡用開水燙后,再放入調料涼拌。
香味不減,另有一番風味。
因此,那怕沒有吃過薺菜的人,也聽說過薺菜這種野菜。
現在聽到王振這么一說,剩下的游客頓時雙眼一亮,在仔細認了一下形狀,紛紛加入了挖薺菜的大軍。
見此,王振并沒有停下介紹野菜的腳步。
而是在挖到一野羨菜以后,拍拍手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以后,再次介紹起來。
“大家往這里看,我手中的這種野菜叫做野羨菜,跟羨菜是近親。”
“羨菜你們應該吃過,綠葉帶紅色花紋,炒出來的話,是紅色。”
“但是,野羨菜的話,卻沒有花紋,而且葉子更厚,口感更好。”
“最主要的是,這種野菜沒有任何苦味,那怕是炒著吃也非常好吃。”
“如果想要嘗一下的朋友,可以順便挖一點試試。”
說到這里,王振停頓了一下,拿著羨菜在人群里面走了一圈,好方便人們辨認。
“這個好,我吃過,原來是叫野羨菜啊!”
“羨菜,我喜歡吃,但是這種野生的,我還真沒有吃過,我要挖點嘗嘗。”
“長知識了,原來這也是野菜,我記得家里旁邊的溝里長了很多。”
“哈哈,我挖到好大一顆,一會有的吃了!”
王振說完,一時間眾多游客的眼中,又多了一種可以挖的目標。
不過,即使如此,王振也沒有停下,在接下來挖野菜的過程中,又向眾多游客介紹了可以清熱下火的馬柿菜,口感嬌嫩的灰灰菜,以及野蔥等可以當做調料的下酒菜。
全部介紹完以后。
因為河邊的野菜太多,各小隊的人數也不少,只不過幾分鐘,他們帶的塑料袋就滿了。
看到這一幕,王振開始招呼著依依不舍的游客往回走。
等到他們回到土灶的時候,王亮和王爹已經把那些預定了村民們的土雞帶了回來。
通通都是殺好的。
怎么吃,主人自己決定。
不過,那都是后事。
因為下一項王振是要帶所有游客去抓魚。
“好了,大家都把挖好的野菜暫時放在你們各自的土灶面前。”
“然后大家跟我一起來,我帶大家一起抓魚,摸河貝和田螺。”
回到土灶,王振把剛剛挖的野菜放好以后,轉過身對眾游客說完,帶頭朝著河邊走去。
此時,張妮已經在河邊等了半天,甚至用巴斗扒了不少鯽魚。
當他看到王振們帶著游客過來后,當即停了這來。
“來來,我給你們介紹一個老魚匠,我的表爺。”
“因為小河不大,水草眾多,別的網我沒有讓他帶,就帶了一個扒斗。”
“這東西,估計大家也沒有見過,現在我讓表爺給大家演示一下。”
“一會的話,大家每個人都有兩次實戰的機會,能夠扒到多少魚,就看大家學的怎么樣和運氣了。”
帶著眾多游客來到張妮表爺那里,王振介紹完他以后,對著所有游客說到。
“大家好,我的外號叫張妮,是王振的表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