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的大概數量在五十人左右。
這是王振的估計。
在打發他們先去看風景以后,王振從王六爺收的錢數里面得到了確切人數。
不加李杰,白雪,張浩兄弟,以及他們的父母,準確數是四十九人。
他們之中,有的是沖著農場可以安靜的釣魚環境而來。
這一點,從他們帶著裝備精良的魚竿就可以看出。
有的則是沖著挖野菜而來。
這一點,從他們帶的鏟子,袋子可以看出。
當然,也有的是沖著農場的桃林而來。
這一點,從他們帶的相機可以看出。
更多的則是什么都想嘗試一下,隨大流的人。
對此,王振準備分開滿足他們。
捉魚這方面,自然張妮表爺當仁不讓。
作為一個老魚匠,讓他幫那些想釣魚的人找一個好位置并不難。
順便還可以教一下那些想要捉魚的人用一下扒斗,撒網。
摸田螺,摸河貝。
這個可以讓王亮出馬。
有他帶著,根本不用擔心游客會沒有收獲。
挖野菜,王振則準備讓王爹出發。
都是農村長大的,王爹認識的野菜,并不比他少。
想好以后,王振開始行動。
首先是張妮。
王振找到他的時候,他正在補網。
一聽到王振的來意后,當即便帶著網朝農場趕去。
等到兩人來到農場,王爹和王亮也已經被王六爺叫了回來。
于是,一行四人開始提著上次買的野炊裝備,往游客去的那里趕。
等到他們趕到,眾多游客已經開始拍照的拍照,挖野菜的挖野菜,摸河貝的摸河貝,釣魚的釣魚。
雖然都不專業,但是比上一次的游客要好很多。
不過,這并不耽誤他們教。
來到挖野菜的那些人那里,王振把王爹介紹給了她們。
來到摸河貝,田螺那里,王振把王亮介紹給他們。
來到釣魚那里,王振把張妮介紹給他們。
很快,幾十個游客就徹底分化成了好幾個組織。
只聽一陣陣大呼小叫。
不管是挖野菜的,還是摸河貝的,還是釣魚的,都有很大的收獲。
當然,王振也沒有閑著。
他在往土灶上面放鍋,為中午的野餐做準備。
因此,吸引了不少游客帶來的孩子。
孩子來了,孩子媽自然也跟著來了。
王振笑著給她們打了招呼以后,提議帶他們去撿柴。
對此,那些孩子和孩子的媽媽紛紛同意下來,跟著王振在河邊撿柴。
在這個過程中,為了討好那些孩子,王振挖了不少茅根給他們,一會的功夫,那些孩子就像是看到爸爸一樣,在他的身后哥哥長,哥哥短的。
快樂的時間總是快的。
一上午的時間,就在游客們快樂的游玩中過去了。
到了中午,王振和王爹他們開始讓游客分組野炊。
如果想要吃雞鴨的,他則負責聯系上次提供的村民。
在這個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