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散了。
但是游客的熱情卻一點不減。
摘桃的摘桃,游玩的游玩,玩的不亦樂乎。
這對王振反而是一件好事。
因為正好可以分散一下游客的注意力,讓他們不至于一直把目光放在餐廳和超市的上面。
此時,餐廳和超市的主體結構榆樹已經全部栽種完畢。
按照王振的規劃,接下來就是種植竹子當為墻體。
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有一些需要用異能調整的地方。
如果有游客在的話,肯定只能延后。
但是如果沒有游客的話,就沒有這個顧及了。
因此,看到游客們都被成熟的六月白吸引,王振決定趁著這個機會,先把餐廳和超市的墻體種上。
同樣是竹子。
同樣的位置。
王振來到催生竹廁所的位置,開始催生竹墻。
一排,兩排,三排……
催生夠一車后,他就用拖拉機往農場里面拉,栽種在榆樹與榆樹之間的空擋里面。
這樣忙活了一天,超市的四周基本都種上了竹墻。
等到了明天再把廚房的四周種上竹墻,就可以準備種植葡萄藤和野月季了。
是夜。
王爹和王亮向王媽匯報了白天的戰果。
因為農場里面有太多可以玩的東西,那怕是夏天的天氣非常熱,每天都有幾十人來農場玩。
一個人一百,那就是幾千塊錢。
而農場損失的也不過是那些本來就不屬于農場的野菜,河魚和一些桃子。
至于土雞,土鴨,鵝,土豬之類的東西。
農場養殖的那些,王振并沒有賣。
賣的都是村里面村民養殖的那些。
這樣,也算是間接為村民們搞一下創收。
一天幾千塊錢。
聽起來很多。
但是除去人力成本,以及物價成本,其實農場根本也算不上賺。
不過,這已經夠了。
因為王振本來就沒有打算靠著農場賺游客的錢。
在他看來。
真正賺錢的東西,反而是農場不起眼的農作物。
不過,那都是后話。
因為農作物沒有收割之前,一切都是虛的。
一夜無話。
第二天伴隨著更多游客到來的同時,王振依舊在忙活著竹墻是事宜。
這一次,他已經不能像昨天那樣顧及的使用異能了。
因為伴隨著游客的增多,總有一些不知道他在干嘛的游客,會過來看他忙。
因此,這一天的工作效率非常低,直到忙活到晚上,王振這才搞定廚房的竹子圍墻。
第三天。
一切依舊不變。
不過不同的是,今天的王振開著車開到了附近的一個葡萄園之中,開始挑選葡萄樹。
這是用來當做屋頂支架材料。
因此,挑選的時候,王振挑選的都是那些已經生長了三四年的葡萄樹。
價格就不用說了。
越老的葡萄樹越貴。
就算是王振要的比較多,最后依舊花了幾千塊錢。
一百顆老葡萄藤。
這是王振買的數量。
因為太多,一車裝不完,王振只能打電話回家求助。
葡萄藤拉到農場。
接下來就是種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