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那你明天把嫂子他們帶回來吧,我給你們免費。”
賣了三十多噸的小麥,一下子進賬三萬多塊錢,王振難得好心情的說到。
今天只是第一天。
剛剛在過秤的時候,吳剛就已經說了,明天會多派一些車來。
到時候,就不止三萬多了。
一天下來,賣個十車,那就是三十多萬。
而按照他的估計,整個農場的小麥,按一畝地八百斤小麥來算,兩千多畝,那就是一千六百到一千七百噸左右。
以一噸一千一來算。
全部賣完,他最少能夠進賬一百七十多萬。
一百七十多萬。
那怕因為收割,需要支付全部收割機師傅五萬多。
那怕是因為收割,需要支付村民三萬左右。
那怕是要減去第一年包地的四十多萬塊錢。
那怕是要支付趙樂他們一年將近二十萬的工資。
那怕是要去除農場的圍墻建設成本,桃樹的買賣成本,機械的買賣成本。
但是,賺個五十萬還是很容易的。
更不要說,除了支出之外,農場也有進賬。
游客的入場門票,桃子賣的錢。
七七八八加起來,減減加加,王振粗略的算了一下,這也不過半年,他就最少賺了八十萬左右。
更不要說,還有后半年。
到時候,不用算農場的成本,后半年那就是完全凈賺。
一年兩百萬,還真不是說說而已。
“好,那就這樣說好了。”
聽到王振的話,吳剛滿臉高興。
做生意,那是雙贏。
一斤一塊一,看似他沒有賺什么錢。
但是,作為收購商,他可是擁有自己特有的渠道。
他現在一塊一收。
轉手就能賣一塊二,一塊三。
甚至,賣給面粉廠的話,可能更高。
這也是他為什么在聽到王家擁有兩千畝的小麥,主動提價的原因。
說說笑笑。
王振很快就被吳剛送到了家門口。
此時,已經八點多了。
“吳哥,要不要進去坐一會,喝一點茶!”
下了車,王振笑著對吳剛詢問出聲。
一番相處,兩個人也算是熟悉起來,原本的老板稱呼也不用了,紛紛改成哥弟了。
王振叫吳剛吳哥,吳剛則叫王振,王振兄弟,
“不了,王振兄弟,你嫂子還在家里等我回去,我就不坐了,趕緊回去了。”
聽到王振的邀請,吳剛笑著拒絕說到,
八點多,這在農村,差不多已經到了睡覺的時候。
作為一個商人,他可不會在這個時間,還去別人家做客。
客套,客套,有些東西并不能當真。
“好,那你路上慢點,我就不送了。”
王振一聽吳剛拒絕的話,笑著對著擺手說到。
“嗯,好,王振弟弟你也趕緊回去休息吧。”
吳剛應了一聲,當即啟動了車子,朝著來路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