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就像他說的那樣,能夠賺多少錢,還要看那些村民們努力的程度。
“呲”……
“噗”……
一時間,原本空蕩蕩的田地里,到處都是彎腰鋤地的聲音。
“突突突”……
而在他們的不遠處,極具效率的拖拉機也沒有閑著,換上單犁以后,一個拖拉機后面跟三個丟種子的人,也加入了種玉米的行列。
……
這一忙,就是一上午。
到了中午,勞累了一天的村民們都已經餓了。
有的選擇餓著,喝了一下水,繼續干著,準備晚上回去吃。
有的則在地邊的溝里洗了一下手,拿出帶的饅頭,大蔥或蒜,就著帶的水吃完,再次種了起來。
也有一些選擇了回家吃,給王家人說了一聲,便紛紛朝著村里走去。
到了下午。
種玉米繼續。
快的羅家灣村民已經種了一兩畝了。
慢的也已經種了半畝左右。
雖然效率比起拖拉機慢太多。
可是在人數眾多的情況下,一上午的時間,村民們加起來種的田地,卻遠遠的超過了拖拉機。
這就是人多力量大的由來。
也是王振為什么要花錢請村民們過來幫忙的原因。
種玉米在繼續。
另外一邊賣桃子的羅家灣村民們,也在附近的各個村莊忙碌著。
七月,朱砂紅的成熟引來了大量老游客之外,也吸引力前兩次幫農場賣桃的羅家灣村民的到來。
因此,這幾天的時間,每天都會有很多羅家灣的村民,會到農場來進桃。
而得益于農場的桃子口味比一般的桃子好吃,早就在附近的村莊有了名氣。
凡是羅家灣農家田園的桃子,就不怕賣不出去的。
因此,就在別的村民們在農場種玉米賺錢的時候。
那些靠著販賣羅家灣桃子賺了不少錢的村民們,卻依舊專心的做著自己的桃子販賣大業。
游客也一樣。
沖著朱砂紅而來的他們,就算是明白農場的景色不復存在,也依舊來了。
摘桃,摸蝦,逮魚,抓河貝,釣魚,挖野菜,找蘑菇。
來都來了,總不能就這么走了。
于是,游客們開始在農場自嗨。
在這個過程,還真讓他們發現了不少好東西。
比如,野草莓,天寶豆,地寶豆,馬包果。
甚至,還有不少游客盯上了護地河的那些蓮子。
對此,正在忙的王振也懶的管,任由那些游客自己在農場探索。
反正。
該賺的錢,在游客們進入農場的時候,他就已經賺到手了。
農場之所以能夠吸引到游客的來到。
就是因為農場這種無管理模式,給游客一種完全自由的感覺。
他除非閑的蛋疼。
才會沒事找事,去干涉游客去干嘛。
只要那些游客沒有什么危險。
在王振看來,都不是什么大問題,
那怕那些游客化身熊孩子,到處在農場搞破壞,對他來說,都不是什么接受不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