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小麥!”
“農場的野茶,茅根,野棗,藥材,竹筍,等等這些都可以當特產賣。”
“區別就是,免費的沒有處理過。”
“而專門賣的,我到時候直接處理好,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收錢了。”
想到小麥都可以當特產賣,王振就像是打開了任通二脈一樣,瞬間想到了一大堆可以當特產賣的東西。
首先是野茶。
這東西羅家灣叫做茶碩,是一種類似野草的植物。
曬好以后,泡出來的茶,黃色無澀,甘甜可口。
尤其是帶花的話,味道更是香濃。
因此,在眾多游客中,是屬于最歡迎的東西。
不少游客甚至專門跑到農場,就是為了采集它。
茅根。
這是一種藥材。
是茅草的根。
白色,節狀,有種像白色的甘蔗。
可以生吃,味道甘甜可口,有點類似甘蔗。
可以煮茶,能讓普通的白水帶一股甜味。
更重要的是,用它煮的茶,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以治肝火旺盛。
因此,特別受那些老年游客的歡迎,每次離開,都會挖很多。
野棗。
這是生長在農場土崖上面的一種棗。
個頭不大,味道酸甜。
因此,也叫酸棗。
具有可胃,利消化,補氣血的作用。
而七月,正好是其成熟的階段。
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又或者是成年人,都特別喜歡吃。
說真的。
要不是因為棗樹刺多,估計那些游客早就把他們摘光了。
藥材。
這個覆蓋的范圍就廣了。
因為就王振知道,農場之中的藥材,可是有最少十幾種不止。
別的不說,常見的蒲公英,賴肚皮,竹節草,車前草,四瓣草,益母草,蒼耳,決明子,農場幾乎到處都是。
也就游客喜歡。
村民們平時都懶的挖它們,更不要說用了。
因此,如果賣的話,還真不用擔心市場。
畢竟,老祖宗可是說過,良藥苦口利于病。
生活在大環境之下,誰又沒有一點小毛病那。
竹筍。
這是農場修建了竹廁所以后,附帶的產物。
俗話說,近水樓臺先得糞。
挨著廁所。
那些竹子生長的速度,可是就像是開了掛。
那怕王振沒有催生,那些竹筍,就像是老鼠生娃一樣,一窩接一窩。
那怕是天天都有游客去挖,但是產出依舊源源不絕。
為此,王振閑著沒事,可沒少往家里帶。
弄的后來,王媽他們實在吃夠了,就腌成了酸筍。
還真別說。
那味道,想起來就留口水。
再加上王媽用筧母葉腌制的酸菜。
王振敢說,如果拿出來買,肯定會非常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