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
這是一個生長的季節。
經過一個月的生長,農場種的玉米,個個根深苗壯,長到了一米左右。
此時,農場已經不再荒涼,到處都是蔥蔥綠綠一片。
游客更多了。
多數都是沖著尋寶而來。
只有少數沖著拍照而來。
于是,農場的鏟子一度賣到脫銷。
那些游客一來到農場的沙灘位置,便會提著鏟子到處挖。
運氣好的,一會就會挖到東西。
運氣不好的,可能一天下來,也就挖兩三件。
這樣,反而增加了游客的樂趣。
畢竟,如果伸手就可以撿到,他們反而會覺得沒有游戲體驗。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生意。
游客多了。
因為超市離沙灘有段距離,還要過河。
那怕農場有超市,那些游客也懶得跑。
于是,一些聰明的村民,就進一些水和一些小吃,來到了沙灘做起了他們的生意。
剛開始只有羅家灣的人,只有一兩個村民。
可是當他們賺錢的消息傳出去以后,更多村民加入了,甚至還有河對岸的村莊的村民加入。
賣的東西也越來越多了。
涼粉,燒餅,麻花,果子,散子,糖葫蘆,包子,胡辣湯。
這下,那些游客方便了。
一邊吃著各種小吃,一邊尋著寶。
要不是中午餐廳的大鍋菜實在美味,估計不少沉迷的游客,都會選擇在沙灘上解決午飯。
……
“王振弟弟,有游客反應我們磨面的磨盤太重了,讓我問問你啥時候買一個拉磨的牲口?”
這天,王振巡查到超市,趙倩笑著向王振稟報了這件事。
“哎呀,你不說我都忘記這件事了,這樣吧,我明天就去。”
聽到趙倩提起這件事,王振這才能跑想起這一茬,驚呼著答應下來。
磨盤,自從上次弄好以后,他就一直尋思著要去買一個牲口過來拉磨。
畢竟,三米的大磨盤,光看人推,就算是累死,也磨不多少面。
可是,因為最近一直有事忙,他就忘記了這件事。
現在一經趙倩提起,立馬就想起這件事。
……
“爹,姑父,農場的石磨缺一個拉磨的畜生,你們覺得用什么好?”
是夜,吃過晚飯以后,王振想起了這個問題,開始詢問大家的意見。
“要不買頭驢?驢拉磨比較老實!”
聽到王振問這個問題,王爹提議說到。
“驢不行,個頭太小了,我們的石磨太大,我怕那驢拉不動。”
“王振,我建議你還是買頭老黃牛,干活踏實,力氣也大。”
聽到王爹的提議,大姑父否決以后,也跟著提議到。
農村常見的牲口就這么幾種。
驢,騾子,牛,馬。
馬幾乎見不到,驢也不多,騾子就更不要說了,最多的還是屬于牛。
這東西,村里面也有不少養的。
第一,是可以在農忙的時候犁地。
第二,是養大了以后,可以買錢。
“買牛!”
聽到大姑父的提議,王振沉吟了一下,看向王大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