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沒有收獲,他們或許還會堅持下去。
第三天沒有收獲,他們或許也會堅持下去。
可是,一旦過了第四天還沒有收獲,又有幾個能夠堅持下去?
尤其是那些村民?
他們本來就比較懶。
在忙碌了幾天,還沒有收獲的情況下,估計更難堅持。
事實上,接著來的一個星期的挖寶情況證明了王振的猜測。
第一天的時候,人數爆棚。
第二天的時候,人數同樣爆棚。
第三天的時候,人數已經開始減少。
第四天的時候,人數直接少了一半。
第五天的時候,人數一下就恢復到了幾乎只剩下游客的程度。
而等到了第七天過去,就連不少游客都回去了,只剩下那些本來就把尋寶當做樂趣的游客們了。
……
九月。
隨著桃花徹底凋謝,桃樹的指頭上面出現了一個個拇指大小的桃子。
而此時,地里的玉米,因為有前一段下的那場大雨,基本全部都長到了一米多深。
于是,原本可以一眼望到頭的農場,開始變的神秘起來。
隨之帶來的則是一個現在不得不解決的問題,那就是田里面叢生的雜草。
如果是以前,對付雜草的話,無非就是打滅草劑。
可是,現在的情況是,王振準備讓農場走綠色路線,別說農藥了,連化肥都不準備用。
這種情況下,原本對付田里里面雜草的方法已經不能用了,只能另外想方法。
方法,王振想到了兩種。
第一種,靠人為除草。
第二種,靠動物除草。
人為除草的話,就是請人出田地里面用鋤頭除草。
這個方法管用歸管用,可是不但費錢,還費事。
畢竟,農場的田地可是足足有兩千多畝。
如果一個人能夠一天鋤一畝,那就必須請兩千人。
一個人那怕一天給最低的六十,那就是十二萬。
最重要的是,他上那里去找兩千人?
要知道,周圍的村莊可是與羅家灣并沒有什么區別的。
幾乎都是大人在外面打工,老人和孩子在家種地。
這種情況,能夠請的人數量實在有限。
而如果只請羅家灣的人,那一百多人,估計要忙活一個月。
于是,考慮到這里,王振把心思放在第二個選擇上面,那就是靠動物除草。
這一點,農場養殖的動物,就是目前最好的選擇。
因為不止牛羊吃草,雞鴨鵝,豬也吃草。
而農場的動物,加起來可是有幾千只的。
以一頭牛的飯量,一天吃一兩畝地的雜草并不難。
羊那?
現在可是有七八十只。
全部加起來,一天可以吃幾十畝雜草。
豬雖然少點,一頭一天吃個一畝,還是很容易的。
至于剩下的雞鴨鵝,雖然飯量比較小,可是如果靠數量取勝的話,一天十幾二十畝還是容易的。
可是,現在王振需要解決的問題是,那就是怎么才能讓農場的畜生分清什么是雜草,什么是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