舀水逮魚,烤玉米,榨玉米桿汁,烤螞蚱,蛐蛐。
在王振的帶領下,游客們體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樂。
與此同時,照片,文字,也被那些體驗到的游客給發到了自己的企鵝,
說說,群組。
一時間更多沒有來的游客,或者他們的朋友看到了照片和說說。
問訊聲?
疑問生?
感嘆聲?
一時間在說說和群組里面瘋狂出現。
“天啊,螞蚱和蛐蛐能吃?”
“嗚嗚,烤玉米,我的最愛!”
“咦,玉米桿的汁也可以喝?什么喂?”
“臥槽,看了你們的照片,我才知道玉米桿可以吃,剛剛去地里搞了一根,還真甜。”
“螞蚱啊?嘎嘣脆,雞肉味,蛐蛐沒吃過。”
“舀水逮魚?不行,我受不了,我附近也有水溝,我要去試試。”
“位置在那?我明天也想去玩?”
“不行了,我明天要去玩,誰要一起?”
“兄弟們,報名了,明天一起去包水溝。”
……
玩樂的時間是非常快的。
轉眼間,時間就到了中午。
害怕游客們光吃玉米吃不飽,在王振的提議下,游客們帶著逮的溝魚來到了食堂讓趙甲做。
這一次,一共舀了五個小水溝,收貨了魚蝦兩桶半。
做的時候,考慮到有些魚多,有些魚少,便集中到了一起處理。
螃蟹一份。
河蝦一份。
黃鱔一份。
泥鰍一份。
鯽魚一份。
鯰魚一份。
小雜魚一份。
螞蚱一份。
蛐蛐一份。
全部處理干凈以后,眾多游客去忙著去炸玉米桿汁,趙甲開始動手做。
首先是螃蟹,這東西大的趙甲選擇的是清蒸。
這樣,才能保持河蟹最原始的美味,
小的則是選擇油炸,直接扔到了油鍋里面炸的酥脆,連殼都可以直接吞掉。
河蝦,趙甲選擇的是爆炒。
白色的蝦肉,紅色的辣椒。
等到炒完,好幾盤紅色的炒河蝦就做好了。
黃鱔。
則做的紅燒鱔段。
成為了在場男人最喜歡的一道菜。
至于泥鰍,則做成了油炸泥鰍。
裹上面粉,炸到金黃,這次來的小孩們都饞哭了。
鯽魚,做成了鯽魚湯。
除了鯽魚外,只有姜,鹽,花椒葉。
做好了放一點醋,在場的游客搶著吃。
鯰魚,做成了清燉鯰魚。
入口即化,還沒有魚刺,沒人不喜歡。
剩下的就是小雜魚,螞蚱,蛐蛐了。
它們的宿命就是下油鍋,炸成金黃,一口下去嘎嘣脆,香酥可口。
全部做好以后,擺了好幾桌。
在拍完照片以后,游客們連發照片都顧不得,第一時間就大口的吃了起來。
一時間,臥槽,臥槽之聲不絕于耳。
那些游客都被趙甲做的菜征服,狼吞虎咽著吃著菜,啃著饅頭。
半個小時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