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東西,能在一個月的時間成熟,并且還能賣出去?”
答案當然是蔬菜了。
眼看著隨著游客的離去,農場里面空置的土地跟著多了起來,王振考慮了一下,準備種一季蔬菜,在種小麥之前賣出去。
而在這之前,王振還有一個要解決的問題,那就是農場玉米桿的販賣問題。
游客太少了。
那怕游客們又吃又拿,一天下來也頂多消耗三十根玉米桿。
就算按平均一天兩百人算,那也不過六千根。
六千根,以一畝地一千根左右算,那也不過六畝地。
一天六畝地,十天也不過六十畝。
而農場一共多少玉米地?
那怕王振也在一些偏角處種了一些大豆,花生,芝麻,綠豆,等糧食。
可是加起來依舊有兩千畝左右。
如果光靠游客來吃,能夠讓他們吃一年。
一年?
王振等不急,玉米也等不急。
因為玉米的成熟期,也就半個月左右。
如果在這半個月的時間不能把玉米全部賣出去,那么不管是玉米,還是玉米桿,都會變老,導致并不能直接食用。
這無疑是一種浪費。
玉米還好,那怕老了,也可以賣出去,無非是少賺一點錢。
可是玉米桿就不同了。
玉米桿一旦變老,其身體里面的糖分就會蒸發,讓其只能淪為柴火,或者家畜的飼料。
因此,意味到著一點后,王振開始尋求解決的辦法。
靠游客,已經行不通了。
因為人太少了。
于是,一番考慮,王振把目光放在了村民的身上。
這是他獨有的渠道。
農場的桃子,就是靠著村民們進貨,到處買賣,才能在半個月的成熟期全部銷售出去,讓其不至于賣不出去。
如今,要想找到半個月之內把玉米桿銷售出去的辦法,那只有讓村民試試了。
……
是夜,王振把這個想法說給把王家人,得到了王家人的一致贊同。
于是,第二天一起床,王振就來到了王五爺家里。
俗話說,無事不登三寶殿。
王五爺一看到王振,就知道有好事來了,頓時笑容滿面。
“來來,王振,小財神,說吧,這次來找五爺什么事?”
王五爺招呼王振坐下后,笑著問到。
“嗯,還真是好事。”
“是這樣的五爺,我想你也嘗過我們農場的玉米桿了,味道并不比甘蔗差。”
“無非就是短了一點,可以食用的部分,只有一米多一點。”
“本來,我是準備靠游客把這些玉米桿消耗掉的,可是,等了幾天發現不現實。”
“這不,我想到了一個可以讓村民們跟著賺錢的辦法,那就是像賣桃一樣,幫我賣玉米桿。”
“價格的話,我賣給游客的話,是兩毛一根。”
“如果是村民的話,價格自然不會那么高,就按照一毛一根算。”
“不僅如此,滿十根,還可以減一毛。”
“也就是說,一捆十根賣九毛。”
“而村民那,批發了玉米桿以后,完全可以按照捆賣,一捆兩塊錢,或者一塊五,那怕一塊二,都可以賺。”
“怎么樣,你覺得我這個想法行不行?”
說到這里,王振一臉壞笑的看向王五爺。
因為他知道,為了村民考慮,五爺一定不會拒絕他這個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