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結果拿到手后,吳剛和劉茫立馬開著車直奔羅家灣。
等到他們來到農場的時候,正好是中午,便又跟著王振混了一頓大鍋菜。
而后,等到吃飽喝足,三個人開始談起了玉米桿的生意。
剛開始的時候,劉茫說的價格是一噸五百塊,以后只能賣給他。
這個價格,已經遠遠的高過了多數的飼料價格。
對此,王振自然沒有意見。
畢竟,玉米這東西不比小麥。
一畝地的玉米桿,那怕是去了根莖只剩頭,因為是濕的,一噸還是有的。
那怕按照兩千畝算,全部賣出去,加起來也有足足一百萬。
這是王振以前不敢想的。
因為這個錢完全就是白賺,只是意外之喜。
“買什么玉米桿?”
“直接邀請王振兄弟一起加入我們的養殖場不就行了嗎?我們以牛入股,王振兄弟以玉米桿入股,到時候賺錢了,大家一起平分不就行了嗎?”
就在劉茫剛剛提完價格,王振答應下來的時候,一旁的吳剛沉思了一下,突然就提議說到。
這是他深思熟慮的想法。
那就是把王振綁到他們賺錢的戰車上面。
這樣的話,才能保證整個養牛計劃萬無一失。
畢竟,玉米桿的作用那么大。
一旦他們的牛真的養出來,肯定不愁賣。
到時候有了利益,別人肯定也想插足。
如果在這個過程,玉米桿一直都是掏錢買的。
那么肯定會讓別人有機可趁,以更高的價格去從王振手中買玉米桿。
到那個時候。
那怕他們與王振關系再好,也沒啥用。
因為如果能夠賺更多的錢,
不賺的都是傻子。
可是,如果王振也是股東那就不同了。
即可以分擔風險,也又可以把王振綁在他們的戰車上。
養牛場都是自家的。
牧草為什么要便宜別人那?
價格再高又怎么樣?
自己養牛,豈不是賺的更多。
“以玉米桿入股?”
聽到吳剛突如其來的提議,王振和劉茫都是一愣,開始尋思這個可能。
劉茫并不傻。
這一想,瞬間便想到了吳剛想到的可能。
而王振也不傻。
這一想,也明白了吳剛的用意。
不過,他并不反感,反而覺得吳剛的提議不錯。
畢竟,相比于一次賺上百萬,一個可以源源不絕賺錢的養牛場,一年肯定不止賺那么點。
他對自己農場的玉米桿有信心,同樣對用其養出的黃牛也有信心。
“這個提議好,我沒有意見,王振兄弟你覺得怎么樣?”
想了那么多,其實只是一瞬間。
回過神來,劉茫立馬笑著問向王振。
這個提議看似他們虧了,但是如果成功了話,那就是賺啊。
他又不傻。
當然明白那種選擇對自己更有利。
“我也沒有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