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窯洞裝修好,王振在王爹他們的幫助下把家具放到了里面,而后又平整了一下窯洞前面的土地。
這下,原本看起來不起眼的窯洞,頓時變成了一處裝修好的籬笆窯洞小院子。
這樣的院子。
王爹他們看了都覺得不錯,說有種想要住進去的感覺,如果不出意外,租給游客自然也沒有什么問題。
因此,王振準備后面的多數窯洞都按照現在這個窯洞的裝修樣式來裝修。
忙碌繼續。
轉眼間時間來到了下午,昨天聯系好的打井的過來了。
考慮到眾多窯洞居住著的吃水問題。
王振讓那些打井的把井的位置放在了土崖的中間。
這樣的話,那打出來的井就會離兩邊窯洞都不遠。
突突突……
拖拉機的聲音,伴隨著呼呼的流水聲。
泥漿,直接流入了小河之中。
不用擔心小河因此會為污染。
因為以河流的凈化能力,頂多一個小時,那些泥沙流程沉入河底。
挖窯洞繼續,裝修繼續。
有了第一個裝修好的窯洞當做參照,接下來的裝修,比上一次快了許多。
就這樣,轉眼就是一下午過去了。
一個井打完,被那些打井的安上壓水的鐵頭,立馬就可以壓水了。
因為明天還有幾個井要打,王振就讓那些原本準備露宿的打井人住進了窯洞。
這讓那些人忍不住感謝連連,一直都說王振是她們見過最大方的老板。
一夜無話。
第二天繼續。
因為窯洞并不是那么容易挖,接下來的第一處土崖他們足足挖了六天,才全部挖好。
一天挖兩個。
一共十二個窯洞。
每一個窯洞里面都有兩間臥室,一間客廳,一個廚房,一個洗手間。
因為只有他一個人裝修的原因。
那怕王振一天就可以裝好一間,這四天下來,也只不過裝好了四間。
不過,王振不急。
等到王爹他們都轉到第二個土崖去挖窯洞的時候,他這才異能全開,加速裝修剩余的窯洞起來。
八個房間,一天三個,三天就全部完成了。
而此時,王爹他們已經在第二處土崖挖了六個窯洞。
而打井的那些人,則已經打到第五處土崖了。
于是,接下來王振又恢復了原來的裝修速度。
而時間也在不知不覺的忙碌中,一點一點過去。
第一處土崖,十二個窯洞,挖了六天。
第二處土崖,六個窯洞,挖了三天。
第三處土崖八個窯洞,挖了四天。
第四處土崖十六個窯洞,挖了八天。
第五處土崖十二個窯洞,挖了六天。
第六處土崖六個窯洞,挖了三天。
第七處土崖八個窯洞,挖了四天。
于是,就在接下來的十二月,王振和王家人幾乎都是在挖窯洞和去挖窯洞之間過去的。
此時,已經進入一月五號。
按照農歷來算,已經進入初三,離三九也不遠了。
而在附近的農村,則有一個諺語。
那就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