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暫的休息以后,王家人再次忙碌起來。
王媽和王奶奶依舊在清洗著豬的內臟,王爹和王亮則隨著王振開始腌制豬肉。
腌制的過程非常容易,無非就是撒上鹽揉搓一下,再放入準備好的大缸里面。
一個小時不到,一頭豬就腌制完畢。
此時,除了預留的禮條之外,還有好幾個豬腿,以及不少準備平時吃的大塊豬肉。
也就是這個時候,比較喜歡吃辣的王振,突然就異想天開的想要嘗試一下用辣椒腌制肉,看看能不看做出辣味的臘肉。
于是,他跟王爹他們說了一聲,走進堂屋的冰箱里面,把急凍成冰的小辣椒給拿了出來,用搗蒜的石槽搗碎加入了少量的鹽,套上手套以后,摸到了做實驗的幾快豬肉上面。
等到忙完,此時天色已經黑了,正好王媽他們也已經洗干凈豬雜,一家人開始做飯。
晚上就不用多說了。
又是一鍋殺豬菜,吃的所有人都滿嘴冒油,肚子鼓起。
吃飽喝足。
王振和王爹他們在客廳閑聊,王媽和王奶奶則在廚房忙著攪面頭,準備從明天開始蒸饅頭。
這是附近的傳統。
一般來說,從二十三左右,家家戶戶就開始了。
蒸饅頭,蒸花卷,蒸棗饃,蒸火燒。
一般來說,一家少則蒸個五六籠,多則蒸個十幾籠。
這樣,就可以從年頭吃到年尾。
原因就是因為一旦到了過年,家家戶戶都要忙著走親戚,已經沒有蒸饅頭的時間。
因此,提前蒸好,到時候吃的時候溜一下,就不用擔心沒的吃了。
不用擔心蒸的多會放壞。
南河這邊過年這一段的溫度多數都是幾度和零下幾度徘徊。
饅頭只要放在那里,那怕不管,都可以吃半個月都不會壞。
這一點,是那些添加了各種防腐劑,以及外面賣的饅頭比不了的。
一番閑聊,確定了明天要做的事,那就是過油。
商量好以后,此時時間也不早了,王家人紛紛回房睡覺。
一夜無話,第二天一大早起來后,吃完早飯,王家人就開始忙碌。
王振和王亮在廚房幫忙揉饅頭,王奶奶和王媽則在外面清洗蓮菜的蘿卜。
王爹則在砍雞鴨鵝,準備一會過油。
這一忙,就是一個小時。
饅頭都坐到鍋里以后,王爹和王媽他們也忙完了,換成王媽開始燒鍋。
呼呼呼……
**下,也不過四十五分鐘,饅頭就蒸好了。
王媽一揭開鍋蓋,頓時就是一股麥香味撲鼻而來。
此時,忙了半天,王家人也餓了。
紛紛拿了一個小的,就著切好的蘿卜圈吃了起來。
一個饅頭下肚,大家都三分飽。
再把饅頭都揭出來以后,王振和王亮再次揉起了饅頭。
半個小時以后,又是兩鍋饅頭上鍋。
醒了十五分鐘以后,王媽開始燒鍋蒸起了饅頭。
這一蒸,又是四十五分鐘。
忙忙碌碌之下,轉眼就到了十一點半。
于是,王媽把蒸的饅頭給裝起來以后,王爹開始帶著王亮和王亮過油。
此時,王媽也沒有閑著,開始用家里的手工面條機壓面片。
壓的時候,芝麻也跟著放到了里面。
壓好以后,用刀一切,就拿到了廚房備用。
而此時,王爹已經炸了不少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