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王家富了,要孝敬他們,他們又怎么會拒絕。
禮尚往來。
親情需要經營。
那怕關系再好,如果三五年不來往,只會淪為陌生人。
因此,看到王家送那么東西給他們。
他們只會打心里高興,知道當初他們沒有幫錯人。
舅爺和姨奶他們離開了,最不舍的其實是姥婆。
他們臨走的時候,姥婆又流淚了。
這一次,是傷心的淚。
甚至,她還嚷著想回去。
可是,王家人怎么會同意!
要知道,環境養人,王家的條件這么好,不愁吃,不愁喝,吃的東西還非常好,這種情況那怕姥婆已經老了,都起碼都多活幾年。
可是,如果回到她的家里。
那怕舅爺他們再用心照顧,也肯定比不上王家的條件。
因此,不止王家不同意姥婆回去,就算是舅爺,還有姨奶他們都不同意姥婆回去。
因為姥婆的變化他們看的到。
面色紅潤,說話有力,那里像以前那樣在家的樣子。
這種情況,他們又不傻,為了老太太的健康,他們當然也希望姥婆能夠留在王家。
當然,他們害怕王家會有想法,私下曾經找王奶奶說,兄妹幾個要一人出一點錢,就當是王家照顧姥婆的補償。
可是被王奶奶拒絕了。
按照王奶奶的說法,女兒照顧媽,那是天經地義,那里需要補充什么補償。
這一點,王振非常贊同。
因為他覺得,如果親戚也很利益掛鉤,那就變味了。
她養你小,你養她老,不是天經地義的嗎?
……
舅爺和姨奶走后,大姑,小姑他們也開始告辭了。
對此,王振一視同仁,也給他們塞了不少特產,讓他們帶回家給老人吃。
王大姑他們也沒有客氣,同樣高高興興的回去了。
而后,王家人一下子就閑了起來。
原本聚集的人氣,也隨著人的離開,再次變的冷冷清清。
“明天走親戚怎么走?”
送走王大姑他們以后,王媽問向王爹。
他們一共也就這幾家親戚,一下來全來了,接下來就是回訪了。
“一家一家走唄,還能怎么走。”
聽到王媽問自己這個問題,王爹笑著攤手說到。
往年都是這么走的,王爹并沒有想著改變。
“沒必要,往年我們一家一家走,全家都去,那是因為窮,賺一下壓歲錢。”
“可是現在我們王家富裕了,壓歲錢之類的已經毫無意義,這種情況,我建議今年我們分開走了。”
“爹,媽,你們兩個明天去姨奶家吧。”
“哥,你明天負責兩個舅爺。”
“至于我明天負責兩個姑姑,以及田莉莉家。”
聽到王爹的回答,王振提議說到。
他這一點并沒有說錯。
這個時候人人都不富裕,在私心作祟的情況下,走親戚一般都會把所有家人都帶上,只留老人在家。
這樣的話,既可以去混一頓好的,還可以給孩子賺點壓歲錢,把送禮的錢賺回來。
因此,多數走親戚,都是一天一家,輪著走。
這種情況下,越是孩子多的就越吃香。
可能一個過年下來,不但禮錢能夠賺回來,還有的多。
王家以前也是這樣。
可是,以前畢竟是以前。
如今王家已經富裕起來了,已經沒必要這么做了。
因此,王振想要讓家人分開去走親戚,一次性把所有親戚走完。
“中,小振說的不錯,那我們明天就分開吧。”
聽到王振發話了,王爹,王亮,王媽,王奶奶他們自然沒有意見,當即同意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