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完蚯蚓,王振下意識的又想到黃鱔。
這同樣也是一個鉆地的高手。
速度快,還非常滑溜。
唯一的缺點就是只能在松軟的泥土里面。
想到這里,王振來到了河邊,用異能找到了一個黃鱔觀察起來。
這一看,他發現了黃鱔鉆土的奧秘。
那就是強行沖撞。
那黃鱔就像是練過鐵頭功一樣,尖頭所到之處,泥土都被撞開。
在這個過程,它身上光滑的粘液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既可以保護身體,又可以起到固定泥土的作用。
至于行走方式,也略微與蚯蚓不同。
蚯蚓在泥土里面行走,是靠的身體里面的褶皺糯動。
而黃鱔在泥土里面行走,則是靠走曲線,利用身體彎曲彈射的力道,
可以說,兩者雖然同屬于地下生物,可是相同的地方卻幾乎沒有。
一個什么土都可以鉆。
一個卻只能鉆有水的軟土。
當然,也不是真的一點也沒有。
又仔細尋思了一下后,王振發現兩者還是有一點相同的。
那就是都能在土里呼吸。
這一點非常重要。
要知道在土里和在岸上不一樣的。
岸上到處都有供人呼吸的氧氣。
而土里卻只有縫隙與縫隙有少到可憐的氧氣。
那些氧氣,只能供一些小型的動物生活。
如果換成人類,估計一口下去就沒有了,然后就憋死了。
想到這里,王振開始轉移研究方向,那就是怎么在土里呼吸。
首先是黃鱔。
王振發現他的呼吸方式有三種。
嘴巴,肛門,身體毛孔。
嘴巴是主要。
肛門和毛孔則是在泥土或者水中的時候輔助呼吸的工具。
也就是說,黃鱔其實是全身都可以從身邊呼吸氧氣。
接著是蚯蚓。
它呼吸的方式跟黃鱔幾乎相同。
同樣也可以靠嘴巴,肛門和毛孔。
不同的是它的身體只能在泥土里面呼吸,在水中則不行。
這也是為什么一下雨,很多蚯蚓會從泥土里面鉆出的原因。
觀察完。
王振開始做起在泥土里面行走的關鍵。
首先就是在泥土里面呼吸。
接著是在泥土里面的行走方式。
正常來說,如果解決這兩點,就可以像黃鱔和蚯蚓一樣在泥土里面行走。
“泥土里面呼吸?”
“蚯蚓都是靠毛孔,嘴巴,肛門。”
“這三點,我只占了一樣,那就是嘴巴。”
“但是,我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多了一個可以循環呼吸的鼻子。”
“可是,泥土里面的氧氣太少了,相比于全身都可以呼吸的蚯蚓和黃鱔,我的這兩種呼吸方式,根本就沒有辦法在泥土之中吸取足夠支撐人類生存的氧氣。”
“除非,我也能夠像蚯蚓和黃鱔一樣,能夠靠身體的皮膚毛孔呼吸。”
想到這里,王振已經大概知道問題在那里,接下來就是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