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三晚的那一家同樣是住的河景窯洞。
至于剩下的,則住的是普通窯洞。
以河景窯洞一晚一百五算。
八家住一晚,四家住兩晚,一家住三晚,那就是十九晚。
十九晚乘于一百五,那就是二千八百五十。
剩下的住普通窯洞的游客,則是七家。
其中五家住一晚,兩家住兩晚。
加起來就是九晚,一晚一百塊,那就是九百。
這樣一算,一加。
就這一天,光游客住宿的費用,王家就收了六萬多。
那怕那其中,還有一部分游客長租的押金。
可是,也不少了。
中午。
農場的餐廳再次成為了最受游客歡迎的地方。
都是老客,
那怕知道可以自己做野炊,但是一想到大鍋菜的美味,他們依舊會忍不住奔向餐廳。
這其中,就連不少租了房子的游客,都忍不住大鍋菜的美味,選擇了來餐廳吃。
因此,用餐結束以后。
超市也跟著火爆了起來。
選擇在農場住的,則沖著饅頭,米,鹽,各種調料而來。
下午準備走的游客,則沖著農場的特產下手。
于是,也不過一個小時,超市就差不多被搬空了,讓王振不得不抽空叫家人過來一起幫忙上貨。
下午,忙碌繼續。
游客們到處拍照,發朋友圈。
釣魚,挖野菜,采蘑菇的身影到處都是。
時不時就能聽到一聲驚呼。
讓已經習慣的農場員工見怪不怪了。
當然,這是游客們。
另外一邊的王振此時也帶著幾位姑父,以及眾多召集的村民們坐上車,拉著好幾車的陳刺朝著田家莊出發了。
突突突……
半個小時后,八臺拖拉機一齊來到了水庫。
隨后,王振一聲令下,那些從羅家灣帶回來的人,便紛紛跟隨著他用石灰水畫的線開始挖了起來。
四十多個人。
速度是非常快的。
以一個人一五分鐘挖一米,一個小時那就是十二米,
四十乘于十二,那就是四百八十米。
可以說一個小時的功夫,一道綠色的陳刺墻就出現了。
趁這個功夫,王振也沒有閑著。
他帶著幾個姑父,一個人開一個拖拉機,帶上犁,開始在堤壩上面犁地。
隨著時間一點點過去,那農場漸漸被陳刺圍墻包圍的同時,原本堅硬的堤壩也開始從堅硬的地面變成了良田。
就這樣,一忙就是一下午。
期間田磊和田磊媽媽也過來了。
一起過來的還有田家莊的村支書。
田磊和田磊媽媽是過來看熱鬧。
田家一樣的村支書則是過來想問問王振這邊招不招人,他可以幫忙喊廣播。
畢竟,他也不傻。
早就聽說過羅家灣的村民,在去年得時候沒少在幫助農場做工的時候掙錢。
作為一個村的支書。
這種情況,他如果還不抓住機會,那就是不作為了。
“招人?”
“肯定招了!”
“這水庫的改造可不是一時半伙可以完成的,你愿意幫忙,我怎么可能拒絕。”
面對著田家莊村支書的詢問,王振笑著回應到,一臉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