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不大!
除了譚窩之外,其余的河溝,大多也就兩三米寬。
因此,除了平時下雨之外,小河的河水并不深,只到人的膝蓋位置。
但是,前提是小河不包括河岸。
如果包括河岸的話,那就不小了。
原因就是小河的兩邊,因為水多,又是斜坡的原因,各種水草茂密,并不適合耕種。
寬的地方,五六米。
窄的地方,兩三米。
正常來說,這些地方是最好的種樹地方。
可惜,因為份屬公共。
不管是誰在河邊種樹,都很難種活。
不是地不適合樹生長。
而是村民們根本不會任由那些樹在公共區域存活。
以前也有不少人種過。
最后的結果就是樹一顆也沒活,還浪費了不少錢。
因此,就造成了一件讓人無語的事。
那就是小河邊,除了一些人的地頭有樹之外,公共區域的地方,一顆樹都沒有,到處都是荒草一片。
不過,那是以前了。
如今,整個羅家灣的地都已經被王振承包下來,那些公共區域自然也可以跟著利用起來了。
“種樹?”
“種什么樹?桃樹嗎?”
想到要在小河邊種樹,王振不僅開始在心中尋思起來。
小河周邊的河岸可不少。
從盡頭橋的位置算的話,到大河,加起來二三十畝還是有的。
這些地方,平時是游客采蘑菇,采野菜最受歡迎的地方。
去年因為沒想那么多,王振對其利用的非常有限,頂多是在某些區域種了一些爬藤蔬菜,任由游客采摘食用。
可是,現在農場已經準備走游客路線,這樣光禿禿的地方,自然少不了改造一番,讓原本就美的小河再增加一份美麗。
“桃樹的話,已經有將近百畝的桃園了,如果再種桃樹,恐怕時間久了,游客會產生視覺疲勞。”
“可是,如果不種桃樹,那該種什么樹?”
想到種桃樹,王振想到了自己農場已經有百畝桃園,下意識的就否決了繼續種桃樹的想法。
過猶不及,他還是懂的。
一旦農場全部變的只有一種景色,那么農場離倒閉也不遠了。
“農村有那些可以食用加觀賞的果樹?”
在心中否認了繼續種桃樹,王振開始繼續深思。
農村常見的果樹,排名第一的就是桃。
第二種,是棗樹。
第三種,是柿子。
第四種,是李子。
第五種,是梨樹,
第六種,是杏樹。
第七種,是石榴。
第八種,是葡萄。
這其中,桃樹的觀賞價值最高,果實最美味。
棗樹最高產,最經濟食用。
柿子一般,吃的人不多。
李子倒是好吃,奈何價格不高,種的自然不多。
梨樹開白花,同樣好看,奈何農村喜歡吃的人不多,種的也少。
杏樹就更不用說了。
別的地方王振不知道,可是羅家灣一顆也沒有。
反而是石榴和葡萄這兩種東西,村中有不少人種。
尤其是葡萄。
村里面差不多有一半的家庭都種的有。
“要不,種梨樹和棗樹?”
把農村常見的幾種果樹都尋思了一遍,王振下意識的想到了二舅爺家的那一畝梨園。
那里面種的梨樹,都是常見的青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