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在前面說,村民在后面聽。
農村人雖然笨的比較多,受的教育也有限。
可是,算賬這東西,家家都無師自通。
沒辦法,窮慣了!
在這一分錢都想掰成兩半花的年代,如果不會算賬,那只會被人坑!
因此,王振在上面講著,朱家莊的村民們在下面算著。
一畝小麥一季產八百到一千斤,以一斤一塊,也不過一千左右。
一畝玉米一季產一千斤左右,八毛一斤來算,大概在八百左右。
除去化肥,農藥的錢。
一畝地一年也不過賺一千一二。
這還不算人工,以及請聯合收割機的錢。
如果加上,可能更多。
最重要的是,收割還要自己拉倒收麥點去賣。
可是,聽王振的話里種甘蔗,就不一樣了。
那是論根賣。
不僅不用怎么管。
一畝地上千塊輕松掙到!
而且,還可以收門票。
這又是一次額外的收入。
那怕不多,可是聽起來怎么都比種莊稼好。
而且,更不要說路邊的商鋪了。
不管是租出去,還是自己用,貌似都可以賺錢。
于是,就這樣,王振在上面說,村民們在下面想。
他們越聽越高興,越聽越覺得王振說的對。
“好了,該說的我已經說完,舅爺,你有什么想說的沒有?”
一口氣把自己想說的說完,王振看向二舅爺。
“我沒啥好說的!”
“大家那?剛剛王振說了那么多,大家有沒有不同的意見沒有?
看到王振把該說的說完,二舅爺搖了搖頭,看向眾多村民問到。
這個整個村的事。
如果有太多村民不同意的話,那么說再多也沒有意義。
“意見,還真沒有,我覺得王振說的太好了!”
“沒意見,這個計劃我覺得挺好的!”
“小財神幫我們村出的主意,我們有什么意見?按照他說的實施就行!”
……
聽到二舅爺的話,村民們回過神來,紛紛高興的回應出聲。
跟別的村的村民覺悟不高不同。
因為朱家莊的人臨近公路,接觸的人比較多,更容易接受新鮮事務。
這也是為什么他們村會比多數村都要富裕的原因。
因此,對于王振說的計劃,他們一算計,對自己非常有利,當然不會阻攔。
相反,他們還有點期待起來。
畢竟,人的名,樹的影。
王振可是有小財神之稱。
他出的主意,應該不會太多。
別的不說,肯定比他們現在老老實實種地賺的多。
“嗯,既然大家都沒有意見,那就這么說定了!”
“現在的話,就讓我們來談一下蓋商鋪的事情!”
“路邊的地,都是咱們村的耕地。”
“蓋商鋪的話,我這邊沒有問題,可是你們這邊就需要協商了!”
“原因就是在公路邊有地的村民并不多,也就是那幾家,人家不可能白白把地讓大家去蓋商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