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突突……
王家人開著拖拉機,順著公路左轉,右轉,過了一座大橋,來到了朱家莊地界。
此時,朱家莊原本荒涼的十字路口,已經多了一排門面房,正在做著后續建設。
遠遠的王家人就看到了二舅爺和大舅爺他們,正在指揮村民干活。
“舅爺,我們來了!”
車還未停,聲先到。
王振遠遠的就沖著人群喊了一句。
“啊,王振,姐,姐夫,媽,雙勤,慧蘭,王亮,你們來了!”
聽到喊聲,兩個舅爺轉頭一看是王振他們到了,跟干活的村民說了一聲,便帶著兩個表叔下來迎接了。
“嗯,舅爺,一段時間沒來,沒想到你們的門面房都建造的差不多了!”
“怎么樣,有沒有需要幫忙的?”
把車停好,王振招呼著王家人下車以后,笑著朝著過來攙扶姥婆他們兩個舅爺問到。
“沒什么需要你們幫忙的,這門面房建設的差不多了,等到過年以后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至于種甘蔗的話,我專門去學習了一下,要等到小麥收完以后才能去實行!”
二舅爺回答著,和大舅爺把姥婆從拖拉機上面攙扶了下來,笑著對姥婆說到;“媽,你終于肯回來了,這一回好好玩幾天!”
“對啊,奶奶,我們可想你了!”
“奶奶,你的身體越來越鉄了,肯定等活一百歲!”
二舅爺說完,兩個表叔也笑呵呵的說起了好話,只有大舅爺天生不喜說話,只能笑了笑。
老人家都喜歡聽好話。
那怕她們明知道這話是假的,可是依舊會非常開心。
老小孩,
老小孩。
老人其實跟小孩一樣,都非常容易哄。
“哈哈,好,那我就好好玩幾天!”
聽到二舅爺和表叔他們恭維的話,姥婆高興的合不攏嘴,在兩個舅爺的攙扶下,開始參觀正在蓋的商鋪。
商鋪的位置離朱家莊并不遠,也就一千米左右。
沿著路邊邊走邊看,一行人很快就來到了朱家莊。
朱家莊的村民可能不認識王振他們,可是對于王爹,王奶奶和姥婆可是非常熟悉,遠遠的看到以后,都湊了過來打起了招呼。
“姑婆,好久不見,您的身體越來越好了!”
“姥奶,你終于舍得回家了,好久不見了!”
“嬸,你好久沒過來了,看起來還是那么年輕!”
“咦,雙勤,什么風把你們一家人都吹過來了,稀客啊!”
一時間,村民的招呼之聲到處都是。
對此,王家人也紛紛笑著回應。
招呼王爹的王爹回應。
招呼王奶奶的,王奶奶回應。
招呼姥婆的,姥婆回應。
招呼王亮的王亮回應。
作為親戚,王家人每年都會來兩個舅爺家走親戚。
別的不說,對于兩家的鄰居,還有親戚,肯定是認識的,多多少少在朱家莊都有點朋友,倒也不用擔心會受到冷落。
尤其最近一年,羅家灣的名聲在外。
王振又親自來朱家莊幫他們制定了發現路線,那些認識的村民就更熱情的,客套完畢,紛紛開始邀請他們去家里做客。
不過,這都是客套。
王家人知道,舅爺他們也知道。
因此,紛紛出聲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