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張豆筋剛抽完,第二張凝結還需要一會時間。”
“正常來說,這個時間不會太長,一分鐘左右。”
“比如現在鍋里,你看到表面那一層沒有?那就是豆筋!”
“不過,它還沒有凝結好,暫時還不能抽。”
“判定的標準其實非常簡單,那就是用手輕微按一下豆筋的表面。”
“如果直接按破,那就表明還沒有凝結好。”
“如果沒按破,那就代表可以抽了。”
“來,你試試!”
說到這里,老四鴨讓開了位置,讓王振走到了鍋的面前。
“好!”
王振一聽,同意的點了點頭,伸出食指朝著鍋表面的豆筋輕輕按去。
至于會不會燙。
這個他并不操心。
因為凡是親自做過饅頭農村人,都做過類似的事。
要知道,農村以前可是沒有看時間的東西。
因此,蒸饅頭的時候,只能憑借著感覺。
可是饅頭這東西,如果時間不夠,可是蒸不讓熟的。
于是,蒸到頭的時候,就會出現一種情況,那就是感覺差不多了,就把蒸籠打開,用手指按一下。
而饅頭剛蒸出來的時候,可是有一個特點的,那就是特別軟彈。
如果輕輕一按,又彈了起來。
那就代表熟了。
如果一按,沒起來,那就代表還沒熟,那就需要繼續燒鍋了。
“咦,可以了,沒按破,四爺,接下來怎么做?”
想了那么多,其實只是一瞬間。
回過神來的王振對著鍋中的豆漿凝結的表皮一按,高興的的看向老四鴨問到下一步。
“接下來就簡單了,用這跟竹棍,把豆筋與國邊粘結的地方給劃拉掉。”
“然后,你用手捏著豆筋的中間,小心的往上面提。”
“記住,提的時候,你要一只手提,一只手用竹棍在豆筋的中間位置挑著。”
“不然的話,抽出來的豆筋,會因為下面太沉,導致斷掉。”
聽到王振說豆筋可以抽了,老四鴨上面一步,指導的說到。
“好,我試試。”
王振一聽,一邊回應,一邊回想著剛剛老四鴨抽豆筋的過程。
同時,他的右手也沒停,開始劃拉鍋中豆漿與鍋邊相連的地方。
都一圈都劃拉開以后,王振心中也有了一定的把握,當即左手捏向豆筋的中間,右手握著竹棍做好了抄底的準備。
說時遲,那時快。
抽豆筋本來就講究的速度。
王振左手捏著豆筋中間以后,往上面一提,原本變成黃色的豆漿,頓時恢復了白色。
一條淡黃色的,猶如剛出鍋的煎餅一樣的豆筋,一半垂在鍋里,一半在他的手里。
見此。
王振下意識的把右手的竹棍往豆筋被提上來的三分之二的地方橫著撈了一下。
頓時,整條豆筋都竹棍撈了出來。
“好,就是這樣!”
“怎么樣,簡單吧!”
看到王振順利的抽出豆漿,老四鴨十分滿意的問到。
“嗯,的確不難。”
王振同意的點了點頭,把手中的豆筋搭好后,再次看向鍋中。
學會了抽豆筋以后,接下來王家抽豆筋,老四鴨就交給王振了,自己出去抽煙去了。
考慮到抽太多豆筋,做出來的豆腐,就沒有那么好吃了,王振并沒有抽太多。
在抽到第四張以后,便叫進來了已經抽好煙的老四鴨,開始接下來的步驟。
那就是點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