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回憶著當初見識到的烈陽訣,衛青陽忽然心中一動。
他想到了一個細節。
烈陽訣一開始使用,其凝聚度并不高,且在過程之中,似乎還有水汽生成。
“難道是……蒸餾?”
衛青陽立刻開始了嘗試。片刻之后,衛青陽望著手中純凈度提升了好幾個等級的水,滿意的點了點頭。
接下來要攻克的,就是精度和面積,以及曲率的問題了。
一個月之后,所有的難題都被衛青陽攻克。他相信,現在自己的推測版烈陽訣,雖然細節和實現原理上可能和烈焰魔宗正版的烈陽訣有所不同,但威力和效率上,至少也可以達到不相上下的地步。
解決了鏡片的問題,衛青陽又開始攻克其余的技術難題。當所有的技術難題都攻克之后,衛青陽迎來了最后的考驗。
如何將這實現了眾多不同功能的陣法統合起來,讓它們成為一個整體,可以協調運轉,以實現自己的最終要求。同時,其對星辰之力的消耗,對自己神識的消耗也必須要壓縮到最低。
這需要不斷的研究改進,不斷的迭代。
組成這臺望遠鏡的法術總計有烈陽訣,控火術,天牢地網,聚靈陣,寒冰術等等十幾個法術和陣法。想要將它們有機的統合起來,達到最高的效率和功能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衛青陽足足迭代了三十七版,才算是勉強達到了自己的要求。但就算如此,它也不是全自動運轉的。
衛青陽必須要分出一定的神識,操控著它在太空中圍繞著這顆小行星運轉,同時運轉過程必須穩定,不能有絲毫誤差。否則它就拍不到東西了。同時內部的一些部件運轉,衛青陽也沒有找到好的解決方案,只能依靠自己的神識,在需要調整的時候直接予以干涉了。
現在還剩下最后一件事情,那就是等待聚靈陣對那些低品質靈性材料的催升工作完成。
研發望遠鏡用去了衛青陽八個多月的時間,距離所有材料催升成型還剩下一百多天時間。沒辦法,衛青陽只得開始了百無聊賴的等待。
靈性材料的不足嚴重限制了衛青陽的行動。
除了這臺望遠鏡之外,衛青陽還想要做許多事情。但不管什么事情,受限于靈性材料,也就是俗稱的天材地寶數量不足,什么都做不了。
在這段時間之中,這顆小行星的速度已經從原來的幾公里每秒,提升到了現在的每秒鐘二十公里左右。總航程則航行出了三億多公里。
在建造這臺望遠鏡的所有靈性材料全部成型之后,衛青陽立刻將這臺望遠鏡“陣法”發射到了太空之中,用神識操控著它開始工作。
它將在距離這顆小行星五十公里的軌道上,以每三十分鐘環繞一周的速度開始自己的巡天觀測。除了提供定位之外,還承擔起了尋找較為靠近的其余小行星的職責。
在它開始工作之后的第十七天,衛青陽有了一個可喜的發現。
他找到了另一顆小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