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絲線一點一點的裝在面前這臺古怪木質機械的上面之后,衛青陽開始了沉思。
這是一臺織布機。
但這并不是一臺普通的織布機。
它甚至可以說是后世那些計算力強大,幾乎改變了整個世界面貌的超級計算機的鼻祖。
因為它是一臺可編程的織布機。
原世界中,工業革命時代的人們為了提升織布的效率,由許多人研究、改進,最終造出了它。它優于其余織布機的地方在于,人們可以通過許多打了圓孔的紙來告訴它該在布匹上編制出什么樣的花紋,而不必再一種花紋調試一遍機器。
從這個方面來說,原世界那些負責在紙板上打孔的工人,才是世界上最早的程序員。衛青陽穿越之時那個時代的自稱程序員的家伙,統統都弱爆了。
對著這臺織布機沉思了許久,又做出了一些改進,衛青陽將一些打了孔的紙板放到了它的入口處,嘗試著開始讓它工作。
但很遺憾,一瞬間,負責操縱那些絲線的針頭就亂了套,將那些絲線攪成了一團亂麻。
衛青陽的第一次編程作業失敗了。
別看衛青陽上輩子操縱電腦挺熟,進行科研任務的時候,超級計算機也玩的挺溜,但面對這最早的計算機雛形,就算衛青陽可以一心數千用,也仍舊犯了難。
不得已之下,衛青陽又埋頭研究了好幾天,理順思路之后,才對它做出了一點改進,但嘗試之后仍舊不行。
又足足改進了好幾次,總計耗費了兩個月時間,這臺織布機終于可以正常的工作了。
破天劍陣之內,太陽系第一高手,第一個踏入“不可知”境界的超級強者,上輩子是杰出科學家,見識過大風大浪的衛青陽,面對著這臺嘎吱作響,充滿了古樸氣息的織布機,心中充滿了成就感。
那簡直比上輩子研究了七八年,終于研究清楚了中子星輻射模型之中一個小過程,且借此發表了數篇高質量論文還要興奮。
確認了這臺織布機可以正常運轉,自己的思路是正確的之后,衛青陽揮了揮手,這臺織布機便消失無蹤了。
有了建造織布機的經驗,衛青陽立刻開始著手進行下一步的研究。
這一步的研究仍舊基于打孔卡片的編程模式。這樣的研究,能讓衛青陽更透徹的理解計算機的工作原理,為研發實用型的計算機打下基礎。
于是一張小小的打孔卡片便被衛青陽玩出了花來。基于這些卡片,眾多復雜的程序被衛青陽編了出來,應用這些打孔卡片的機械也越來越復雜。
到了后來,衛青陽甚至于制作出了可以自動處理數據的機器。
對于這種機器來說,那一大疊被按照某種規律打了許多小孔的卡片便是程序。將程序輸入進去,它便可以自動將其執行,并輸出結果來。
應用這種機器,衛青陽甚至可以進行大批量數據的自動處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