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顆質量最大的小行星最長處有一百多公里,最寬處則有十幾公里。它距離紅陽星最近的時候也有三十七億公里。其余小行星的分布軌道則從幾百萬公里到上百億公里不等。
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的統計并未包含之前黑石星被撞碎之后,仍舊環繞著羅元星運轉的那一部分小行星。不過,這些小行星也在大轟炸計劃的范圍之內。
以上所有的小行星便是大轟炸計劃的主要執行目標了。在衛青陽的命令之下,以胡崇海為首的近萬名機動隊隊員們也陷入到了忙碌之中。
他們不斷的往返于青陽星和浩瀚宇宙之間,每一次到來的時候,都會帶走至少一套,多則高達幾十上百套的的大功率離子推進器,并攜帶上相應的工質,以及功率大小不同的聚變反應堆。
之后,他們便各自分散,拿著科學院制定出來的簡易安裝手冊,分頭將這些推進器安裝到不同的小行星之上。
其中一些較大的,需要更多推進器的小行星,還會由衛青陽親自出馬,一次性帶著足夠多的推進設備,一次到位。
之后,總部位于青陽星的衛星通信中心則會依據小行星的不同軌道,而為其上傳不同的推進數據。在這些推進數據的指引之下,大功率離子推進器便會開始工作。
在大轟炸計劃進行的同時,羅元星圍繞紅陽星運轉的那一面,一項同樣龐大的建造任務也在進行之中。
數萬座龐大的推進器拔地而起,以大型聚變電廠為能量來源的它們開始向太空中噴射出熾熱的藍色火焰,將巨量的推動力源源不斷的施加到了羅元星之上。
大地龜裂,熾熱的巖漿噴涌而出,無數座高山拔地而起,整座羅元星在這些龐大推進器的破壞之下,面目全非。
便在這個時候,大轟炸計劃的第一批小行星經過了漫長的加速之后,終于進入到了警戒圈范圍。
值守在這里的機動隊成員們便會立刻一擁而上,同樣按照簡易操作手冊上面說明的步驟,以最快的速度將聚變反應堆和離子推進器收走。
這玩意兒可是能重復利用的,且產能有限,可不能跟著這些小行星一塊被毀掉。
拆卸掉可回收部件之后,這些小行星便會以少則幾十公里每秒,多則近千公里每秒的高速轟然撞擊到羅元星之上。
在如此高速之下,每一顆小行星都攜帶著足以毀天滅地的能量。而此刻,這些能量便全部傾瀉到了羅元星之上。且一個接著一個,連綿不絕。
這,便是大轟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