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便是衛青陽當初耗盡心機,大費周章布置大轟炸計劃的目的。
他就是要將整個紅陽星系弄的清潔溜溜,不留給鎮空星船一點補給。
之前那數量眾多的小行星,每撞擊到羅元星上一顆,便會將它的公轉速度減慢一點。
對于羅元星這樣巨大的星辰來說,一顆小行星的撞擊雖然能釋放出巨大的能量,但所能為它減慢的速度仍舊幾近于無,甚至于連觀測都觀測不出來。
不過沒有關系,這樣的小行星有許多許多。甚至于較大的那些,有超過一千萬億噸的質量。
這就十分可觀了。
不僅如此,當初的衛青陽還在羅元星之上建造了眾多的行星推進器,通過另一方面來為它減速。兩者結合,其力量便不容小覷了。
于是羅元星在公轉速度被減慢之后,便一點一點的,無法阻擋的向紅陽星墜落而去,就像是地球之上速度被耗盡,只能無奈的落向地表的子彈一樣。
這個過程耗費了很長時間。但當突破某一個關鍵節點之后,這個進度便會驟然加快。
那便是紅陽星的大氣層。
恒星也是有大氣層的,太陽有,紅陽星自然也不例外。甚至于,因為紅陽星恒星活動較為劇烈的緣故,它的大氣層相比起自身質量和大小來說,比太陽大氣層還要大。
一旦進入大氣層范圍,羅元星便會遭受到恒星物質的阻力,其速度立刻急劇降低,于是和紅陽星的距離愈發接近,而距離越近,大氣層物質密度便越高,令其受到的阻力更大,如此循環。
到了這個時候,羅元星表面的溫度,由于紅陽星的輻射和劇烈的摩擦,甚至可能攀升到數千攝氏度。
雖然沒有親眼看到,但衛青陽知道,這個溫度會融化羅元星表面的任何物質。
那是一個熔巖的世界。
情況到這一步其實還不算最壞。
最壞的是,當羅元星與紅陽星的距離縮短到進入紅陽星的洛希極限之后。
對于太空中的兩顆星體來說,較小的那顆星體如果距離較大星體太近,由于潮汐引力,也即星球這一側與另一側所受到的大星體的引力大小不同的緣故,它會被大星體直接撕裂。
羅元星小,紅陽星大。
于是羅元星便被撕裂了。
它從一整顆星球,變成了一道環。
天崩地裂,山崩海嘯都無法形容這個過程的劇烈。
那可是一顆直徑足足有一萬多公里,比地球還大的龐大星球。地球之上,僅僅一次地震而已,便是無法承受,無法形容的龐大能量爆發。而現在,這樣一顆巨大的星球被一點一點的撕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