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委托人,一家人不是忽略,就是各種責備,拿她和千嬌百寵的妹妹進行各種對比,然后不受重視的委托人,自然是接連慘敗。
委托人骨子里的自卑還有畏縮,就是那個時候,慢慢的養成了。
家庭背景決定了一個人的性格,委托人在這樣的家庭里長大,從一開始的討好型人格,慢慢的變成了社恐,看到人就心里發怵,看到人就怕有人拿她和妹妹對比。
因為明知道結果,還要去對比,委托人知道自己最后面對的,不過就是各種冷嘲熱諷。
什么這個姐姐白當了,還不如妹妹聰明,這個姐姐是真的不行,哪里有妹妹聰明,哪里有妹妹會說話,連穿衣打扮都不如妹妹。
委托人很想說,她也想優秀啊,她也想像妹妹那樣耀眼。
可是事實呢?
妹妹去上著各種補習班的時候,她放了學回家,作業都得抽空寫,就得幫著家里做這個,忙那個,一旦流露出來不愿意的情緒來,就會被家里人訓斥,說是身為姐姐,一點自覺都沒有。
委托人最常見的衣服就是校服,過年過節有的時候都輪不到她買新衣服,可是妹妹一年四季,每個月都會添新衣。
妹妹是在表揚中,驕傲的長大,而委托人是在批評與訓斥中長大的,性格什么的自然也都不一樣。
妹妹向陽而生,而她背光而行。
委托人之所以跟家里進行了半了斷,如今只有年節之時的一個電話,平時就像是陌生人一樣相處,根本原因是因為高考,或者說是讀大學。
委托人成績一般,所以考的大學也一般。
父母,爺爺奶奶都說,考的一般還不如早點下來干活掙錢。
那種一般的末流大學,畢業出來,也不見得能找到工作,四年下來,學費有很多,委托人還不知道幾年能賺出學費呢。
家里人話里話外的意思就是,考的不好就別讀了,浪費錢。
但是與此同時,比委托人小三歲的妹妹,讀高中,要去參加夏令營,還是出國的那種,基礎費用就是萬元打底。
家里人也不管有用還是沒用,高高興興的就送著去了!
委托人當初也是考慮到自己的情況,所以學校都是挑學費最便宜,寢室費用也是最便宜的那種選的,結果家里人還是不滿意。
最后還是左右鄰居,還有學校的老師,覺得委托人就這樣不念書了太可惜,如今又不是舊社會,還要拘著女孩子在家里不讓動。
家里人不是拿不起這個錢,他們只是不愿意將這個錢花在委托人身上。
最后架不住眾人勸,又礙于面子,冷著臉給了委托人學費和寢室費用就把委托人打發掉了。
委托人去學校,第一個月的生活費,是自己高三畢業的暑假自己打工賺來的,之后的生活費,家里人就像是不存在,根本就沒有人問問,她在學校好不好,生活費還夠不夠花。
人家根本就沒有給生活費,但是卻帶著從國外夏令營回來的妹妹,買各種品牌衣服,甚至還有不少的首飾,說是囤了保值,以后嫁人,還能壓箱底。
這些,都是委托人的母親還有妹妹發朋友圈炫耀的時候,委托人看到的。
看的多了,心也越來越涼了,然后她自己單方面跟這個冷漠的家里,進行了半了斷。
畢業之后,不回家,也不回家鄉所在的城市,找了一個生活水平不那么高的小城市,自己一個人安靜的生活。
她沒換手機號,跟家里人保持著虛偽又冷漠的聯系。
如果不是有事兒的話,家里人不會給她打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