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爺,這是我撰寫的文章。”
“姑娘文采果然是極好的。”
“家父雖是武將,但對我們幾個兒女的功課很嚴厲,因此讀了一些書。”
“姑娘會唱曲嗎?”
“略會幾首。”
“待我請我府中歌姬前來,同姑娘合奏幾首如何?”
“十七爺請便。”
我同將軍的女兒作詩談曲了幾個時辰,開心極了。晚上,在我府中用了膳才回去。
經過這兩次的相處,我對將軍的女兒吳汝嫣有了一絲別樣的情感。
時隔多日,王后又召見了我。
“華兒,聽路王妃說,你與將軍府的小女往來頻繁?”
我真懷疑駱靈兒派人監視我,我才與吳汝嫣見了幾次,她就把這事傳給王后聽了。
“回母后,孩兒是與吳汝嫣私下見了幾次。吳姑娘頗有文采,給了孩兒一些文章,發表在我那兒,并無其它往來。”
“既然你同她有些感情,不如先把親事定下來再說,也方便你們交往。”
“不必了母后,我們這樣相處也挺好。”
“傻王兒,母后是想讓你給人家女孩一個交代。你怎么什么都不懂,人家同你往來也是看上你了。”
“母后,定親之事急不得。”
“駱妃想請你同她一起回國,你定不了親,護送回國之事,母后不會答應,你自己思考吧。”
我是一個沒什么主見的人,王后既然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我對跟吳汝嫣定親之事也有了認同的想法。
剛從王后府回來不過半個時辰,駱靈兒又差人來府中請我過去。
“娶親之事你可考慮好了,我回國期限就要到了?”駱靈兒問我。
“不瞞你說,我心里亂的很,也沒了主意。”
“既然你沒有主意,那就完全聽從你母后的安排吧。”
這事沒發生在駱靈兒身上,駱靈兒倒是爽快之人,同是被逼迫成親的人,時隔兩年,她早已忘卻當時自己自殺的行為了。
“這是我的婚事,怎能兒戲?”
“人家將軍之女,出身名門,大家閨秀,哪一點配不上你這個王爺?”
“的確,我從吳汝嫣身上一點都挑不出缺點來。是我自覺配不上她罷了。”
“人家不嫌棄你,愿意跟隨你。”
“我.我怕辜負了她。”
“女子哪有自己的選擇,你比她身份尊貴,就算你辜負了她,她也不會有半點怨言的。”
駱靈兒似乎什么事都想通了,也認命了,知道自己無法同這些權力做斗爭,甘心去做任人擺布的人。
我既沒有同意也沒有拒絕,我只回了駱靈兒一句:“再考慮一下。”便借口書館有事便回府了。
最近幾日,吳汝嫣沒有再來我的府中,我的心里倒覺缺了點什么。
達克國位于忽而國的西北方向,近幾日又頻頻發動戰爭侵犯,王上打算派吳將軍出戰。吳將軍在議事的時候提了一下吳汝嫣的婚事,王上直接準許了這門親事。
王上準的親事,我一點商量的余地都沒有。我終于要娶親了,說不上喜歡,但也不討厭。
除了我之外,大家都很開心的為我籌辦訂婚宴,母后更是親自為我選了一些定親之物送于吳家。
王上參與了我的訂婚宴,并不是因為他重視我這個兒子,而是為了安撫吳將軍,希望他可以盡心盡力的為忽而國血戰沙場。
定親宴擺完的第二天,吳將軍便率領大軍啟程去西北了。
駱靈兒回圖也國探親的期限也馬上到來了,她也極開心的準備了各種回家的禮品。
既然定了親,我不能向以往一樣說走就走了,我跟吳汝嫣鄭重其事的告完別,才護送駱靈兒回圖也國探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