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像是其他生靈,他們孱弱的身軀當中,只有經脈能夠支撐的住靈力的流轉。
他們又沒有那樣得上天偏愛,無論在什么境界,填進經脈當中的靈力永遠也達不到他們本該達到的上限,所謂的‘天才’不過是稍稍比普通人更加接近上限一點罷了。
同一個人修行出來的靈力一般也不會相互駁斥或者擠占,它們在靜脈當中就如同水流一般,平靜得很。
從古至今,書本上記載著的靈力在體內亂竄,經脈逆行的情況只有兩種,一是高階修士在面對著極端情況的時候選擇自爆,自身的靈力會在金丹、元嬰破碎之后不受控制的在整個身體內部席卷,第二種,就是走火入魔。
走火入魔是個很籠統的說法,具體表現大概就是修士現在修行出的靈氣同原先的相斥,更深層次的原因更加的棘手。
比如說,心境的損毀,道法的缺失。
心境如同法則一樣,修士們始終無法掀開它們神秘的面紗探尋其運轉的機理,卻時時刻刻被它們困擾。
對于心境的要求,其實也來源于法則,天地法則對于‘使用’它們的人有著極高的要求,不是所有人都配得到法則的垂青,不是所有人都配掌控這樣強大的力量。
有些修士早些年的時候肆意妄為,當時快意恩仇意氣風發,在許多年之后午夜夢回的時候,仍然長久地被過去糾纏,曾經的行為同他現在追求的道有著明顯的背離,他永遠也無法改變過去,永遠也無法讓自己的心真正的澄明。
故而現在,大陸之上的各個門派,對于修士的品行也是極為看重,至少希望他們多年之后不要因為當年的一點疏漏或者是年輕氣盛毀掉自己的一輩子。
還有些修士,在自己原本執著堅持的道上面奮斗了大半生,某一日幡然醒悟,發現自己現在所走的‘路’同自己的初心相背離,整個人會瞬間崩潰,曾經成就他的修為會成為他的催命符。
這條路從來都沒有那么好走,每一個能走到最后的,不說一定光風霽月品行高尚,至少心性都極為堅定,絕不會懷疑自己。
顧嶼怎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一個天才在自己擅長的領域不斷發展,無論是自身還是從外界得到的都是極為正向的反饋,明明應該是更加容易走下去才對啊。
“帶我走,帶我走。”
云溪把頭湊近了,才勉強聽清顧嶼口中的話。
“你要去哪兒?”他試探性地開口問道。
顧嶼又是嘶吼了好久,才勉強擠出幾個字。
“帶我……帶我下山去。”
“降妖除魔,庇佑……蒼生。”
云溪一愣。
他知道無論是門派的安排還是其他的原因,顧嶼留在鐘山劍派都是一件極為合理的事情,畢竟在經過這樣的劫難之后,大陸的道法,門派的榮耀還是需要被傳承下去的。
他也知道顧嶼是個品行高尚的人,難道使得他變成這個樣子的原因,竟然是無法下山斬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