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的一場雨,大得伸手不見五指。
“嗚嗚嗚……”
此刻,一直老龜從旁邊出來,“公主。不哭了。”
“龜爺爺,我好難過。他離開我了,我真的好舍不得他。”
南海老龜抱著這條哭得沒有一點力氣的金魚,頗為無奈地嘆息。
“希望猴子以后真的記得敖鸞。”
……
……
孫宏沒有目的的走了幾日,餓了吃水果,渴了喝山泉。
如此又走一個月,孫宏幾乎要放棄。
忽的聽聞林深之處有人言語,急忙趨步穿入林中,側耳而聽,原來是歌唱之聲,歌曰:
“觀棋柯爛,伐木丁丁,云邊谷口徐行。賣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蒼徑秋高,對月枕松根,一覺天明。認舊林,登崖過嶺,持斧斷枯藤。收來成一擔,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無些子爭競,時價平平。不會機謀巧算,沒榮辱,恬淡延生。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
山歌悠揚,繚繞山澗。
孫宏大喜,連忙順著聲音尋到那樵夫。
《西游記》中的樵夫出現了。
孫宏唯恐自己的激動嚇到對方,為了以防萬一,便學著原著中的孫悟空。
“老神仙慢走。”
樵夫轉頭,看著孫宏,也不驚訝對方是只會說話的猴子。
“不敢當、不敢當!我拙漢衣食不全,怎敢當‘神仙’二字?”樵夫倆忙笑著客氣道。
孫宏又問:“你既不是神仙,為什么會唱‘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
樵夫笑著道:“是山中有位老神仙教我的。”
往下再聊,孫宏便順利地得到斜月三星洞的位置。
順著樵夫指路,哪怕閉著眼也會走到。
為什么呢?
因為到了這里,菩提老祖已經算出會有猴子拜師學藝,這已經在菩提老祖推算之中。
出深林,找上路徑,過一山坡,約有七八里遠,果然望見一座洞府。挺身觀看,真好去處。
但見——煙霞散彩,日月搖光。千株老柏,萬節修篁。千株老柏,帶雨半空青冉冉;萬節修篁,含煙一壑色蒼蒼。門外奇花布錦,橋邊瑤草噴香。石崖突兀青苔潤,懸壁高張翠蘚長。時聞仙鶴唳,每見鳳凰翔。仙鶴唳時,聲振九皋霄漢遠;鳳凰翔起,翎毛五色彩云光。玄猿白鹿隨隱見,金獅玉象任行藏。
細觀靈福地,真個賽天堂!
(出自《西游記》原著文)
洞府門口緊閉,旁邊樹立一塊三丈古樸石碑。
石碑之上寫十個大字——
“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孫宏大喜,終于是找到山門了!
便在此時,一個童子打開洞府山門,一股仙霧彌漫,仙音傳耳。
“誰人在門前喧嘩。”
孫猴子跪拜道:“我是來拜師學藝的。”
童子點頭,“你在這等著。”
孫宏傻眼,看著童子進去。
不對,這劇情不應該是請進去的嗎?
洞府之中,菩提老祖停止講課,心有疑惑,“怎么會這樣,這猴子提前了十年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