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蕭峰和降龍十八掌簡直是天作之合,完全沒必要再創新的功法,想必少林玄慈,大理枯榮等人也是這個道理。
反倒是丁春秋,其人虛偽無恥,損人不利己,和逍遙派宗旨不符,創出適合其為人的‘化功**’晉升先天,才是理所當然。
“我的武功也算絕頂,卻并沒有融匯于一爐,哪種武功最能體現我的一身所學呢?”
念及自身,熊啟陷入沉思。
童姥見狀,也不打攪,自顧自的到了一邊繼續修煉她的‘八荒**唯我獨尊功’。
思考良久,將心中所學一一過濾,熊啟始終不能確定自己的武學意境應該從哪里入手。
要說最擅長的武功,其實是笑傲世界最開始修煉的龍象般若功和大力鷹爪功。
但當初之所以學這兩項武功,一個是用來培養身體氣血,養出大力增強實力,一個是將強悍的身體利用起來,也是出于實戰考慮。
和熊啟的心性,其實并不特別吻合。
最后,熊啟想到了《葵花寶典》。
笑傲世界最后二十年,他全心沉浸在《葵花寶典》當中,尤其是其武功自帶的意境當中無法自拔。
因為修煉《葵花寶典》,不可避免的帶來了極度扭曲的心理,因此,自笑傲世界出來后,熊啟一直不愿去回想,但卻不得不承認,這門武功對他影響之巨大。
和參悟出‘天人化生,萬物滋長’的東方不敗不同,熊啟修煉《葵花寶典》,印象最深的,卻是其中的陰陽相生之道。
《葵花寶典》據說是一個太監創立的,內容博大精深,并不拘泥于一處,雖然會讓人產生極度扭曲的心理,但不同的人修煉,卻會有不同的武學領悟。
比如,有的人會有強烈的‘陽根重生’**,那么,他修來出來的《葵花寶典》,就會偏向萬物生長之道。
有的人沒想那么多,僅僅是想修煉一門天下無敵的武功,則會根據其所思所想,誕生出種種奇奇怪怪的意境。
別人如何熊啟不知,但他修煉《葵花寶典》那二十年,心中專注的武學理念,卻是陰陽相生相合,演變宇宙萬物之道。
陰陽之道,是一種極為高深的武學理念,一般來說,只有達到了武學大宗師巔峰的高手,才能開始接觸,尋常人等根本沒有能力參悟。
但是《葵花寶典》卻獨辟蹊徑,因為斷了陽根,體內陰陽失調,但也正因為斷了陽根,才能誕生一種詭異的至陰內力。
至陰生至陽,《葵花寶典》修煉到高深境界,詭異方面且不談,僅僅就陰陽之道來說,因為在體內形成至陰內力,反倒能近距離體驗到至陰,甚至逐步轉化至陽,體現出陰陽轉化之道。
某種意義來說,《葵花寶典》在某個方面,已經脫離了凡人視野,直接窺覦大道之門,當然,只能窺覦,畢竟走上了岔道,永遠無法真正入門。
而這才是當初創立《葵花寶典》那位太監的最初目的,他想斷根重生!
但以凡人之軀,又是在低武世界,想做到這一點談何容易?只能淪為笑柄,被恥笑為癡人說夢。
可不得不說,拋去那些詭異心理,《葵花寶典》中體現出來的武學至理,已經十分接近真正的陰陽大道了。
剛從笑傲世界出來的那幾年,熊啟對那股扭曲變態的心理心有余悸,不敢回想半點,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卻已經不再受其困擾。
甚至,在被秦嵐追殺的時候,他還能強行模擬《葵花寶典》中的身法,出人意料的屢次逃脫。
如今聽到童姥說及,晉升先天,需要將自身所學盡數融匯,從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武學意境,便不知不覺的想到了精研過二十年的《葵花寶典》上來。
準確的說,是在其中領悟到的陰陽之道。
畢竟,真要說起來,在笑傲世界,熊啟的修煉,主要是以凝聚精元,修煉橫練護體武功為主,雖然精修百家武學,卻并不算核心。
那個時候,他心心相念的,是回歸本世界后,將蠻熊戰訣修煉到高深境界,并沒有意識到低級世界武學的重要性。
反倒是《葵花寶典》自帶的武學意境,對他影響深遠。